“步鑫生热”的产生并非偶然
也许步鑫生在打破“大锅饭”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中国当时整体的经济环境与状态,也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改革会给中国的经济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也许他仅仅是抱着搞好企业的想法,但他实行的改革却恰恰顺应了当时的改革需要,并被推上了改革的前沿。 1982年,海盐衬衫厂以年产130万件衬衫的能力步入著名衬衫厂行列。固定资产从步鑫生接手那年的3万元,增加到1982年的113万元,从1980年至1982年间,实现税利164万元,这在当时的中小企业中已是相当高的。 1983年11月6日,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童宝根在海盐县武原镇采访后无心中写的一篇内参《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被总书记胡耀邦会从成堆的 “内参”中挑出并写下了一段批示,认为步鑫生的经验可以使广大企业领导干部从中受到教益。”十日后,新华社便将童宝根的通讯向全国报纸发了“通稿”,胡耀邦的批示以“编者按”的方式同时发出。 这份“内参”并没有使步鑫生出名,此后,1983年在12月的《浙江工人报》上发表了一篇针锋相对的新闻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独创精神》,指责步鑫生专断独行,开除了厂工会主席。此后,联合调查组开始调查步鑫生,认为步鑫生是一个有缺点和弱点的改革家。但是,胡耀邦在这个调查报告上写了批示,认为应当抓住这个活榜样,推动经济建设和整党工作。1984年2月,新华社播发了浙江省委支持步鑫生改革创新精神的报道,并且配发了“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上千字长篇按语。 此后, “步鑫生热”平地而起,海盐迎来了很多外地人,众多记者前来采访,各地企业家也纷纷前来听报告。一时间,步鑫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包括军队的一些人也来找步鑫生给部队改革提建议。 对此,步鑫生在媒体采访中回忆道: “我说这个不行,我部队里都没进去过呢!怎么好谈军队改革。”而对方一位军长说你们企业在搞改革,我们部队也要改革,改革都是相通的,结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把步拉到部队。“我骑虎难下只能说工厂发展不在于人多,关键在于技术设备要先进。部队呢,也不在于人多,要武器先进,要现代化设备。” 找步鑫生做报告的人多得让步鑫生无暇参与工厂的日常经营。后来有关部门专门下了文件,师级以上的干部由步鑫生专门接待,其他由省里和县里专门设立接待站,大家集体听录音。“这也得罪了很多人。”步鑫生事后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