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24小时里,这位青年的工作便是将这些“散架”的元件重新组装。其实,组装机器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因为他本人就是清华精密仪器专业的学生。 但是在宁夏西吉——当时全国最贫穷的县城之一,修理工具的缺乏让这位青年不得不打起了一支铅笔的主意。“将削铅笔的笔末放入导轨后”,那台复印机竟然开始运转了。这种修理方法可能让人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奇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却留给这位学子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2008年12月25日,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池燕明先生向记者回忆这段往事时,慨叹人的潜力的无限性:“这种潜力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激发出来。” 反叛 池燕明修理好那台复印机时,已是深夜,那时正值冬季,他开始往外走。此时的他大概不知道,一群野狗正候在回去的路上…… 彼时的池燕明已经在勤工俭学上做出一番成绩。在清华校园里,池燕明依然是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但是他对办实业的热情远胜于对学术的兴趣。 决定勤工俭学之初,他买来一台二手复印机,自己动手修理“变废为宝”,“学习计算机的对电脑不怕,同样道理,学习精密仪器的对机器也不会有心理障碍,我在心理上已经‘战胜’这台机器”,池燕明说道。 他的业务起初是给老师和同学复印资料,后来发展到代理办公设备,于是有了去宁夏西吉 “差点被野狗咬了”的经历。勤工俭学让他学会了与人打交道,“扩大了接触面”,使当时还是学生的他,在视野里比一般学生多容纳了诸如团队、合作、经济以及交往能力这些关键词。正是这些独特的视角,让他在毕业时做了一个在当时看起来反叛的选择:毕业后去创业。 在今天,毕业选择创业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可是18年前,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放弃国家的统一分配,自己创业让人无法理解,甚至会被歧视。 尤其是在清华的氛围中,这种冲突显得尤为突出。“我的同学们有选择出国的,有的去了政府部门,国企外企,有的到高校,我的选择当时出乎意料。”家人的反对也很强烈,池燕明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教育上一直对他很宽容,唯独对他毕业选择创业的行为很不理解。 “这是一种个性和思维倾向使然。我喜欢做的事情就会很好,不喜欢的就不去做。我也不太喜欢别人告诉我该去做什么,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带领着团队,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多年后,池燕明这样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