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4日讯(记者 曾瑞鑫 实习记者 罗敏)5月4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提出要增强安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持续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防范风险安全意识和救生逃生防护能力。针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在会上提出了六项具体措施。 一、将中小学安全教育纳入课程 为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育部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中。如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学生学习地震、火山和防范自然灾害等知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要求小学3-4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知识,消除体育活动中安全隐患的方法以及中暑的识别和预防等知识";5-6年级学生"了解并学会运动损伤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教育部还出台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安全教育要求。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开发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 二、注重日常提升学生安全素养 教育部每年初下发通知部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并将学校安全工作作为春秋季开学检查重要内容,由部领导带队督查,推动各地落实安全教育要求。在《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提出要"珍爱生命保安全",将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会同中宣部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 12"防灾减灾日、"11 9"消防日、"12 2"交通安全日等,组织开展主题安全教育活动。 三、狠抓演练提升学生防护能力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指导学校更好地开展针对地震、火灾、校车交通事故等的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对演练的各个环节、步骤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规范性要求,并要求中小学每学期开展5次,幼儿园每季度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中学生和小学生应分别在2分钟和3分钟内完成疏散。目前,教育部正在研制《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技术规程》,将进一步细化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流程,解决学校实施《指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演练实效性。 四、标本兼治预防校园欺凌行为 针对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各校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体中小学生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加强法治教育,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让学生知晓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养成遵规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注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 五、扩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途径 教育部组织编写、开发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知识读本》、《春夏秋冬话安全》等安全教育图书和视频资源,向广大中小学免费发放防溺水、交通安全教育等挂图和卡片,开通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网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频道。连续五年委托深圳习网,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竞赛公益活动。依托中国教育学会开展安全教育实验区建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推进学校安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目前,实验区已覆盖学校16万所,学生9000多万人。 六、形成家庭、社会、学校多方协同机制 教育部推动各地各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致家长信等渠道,向家长普及安全知识,督促家长落实监护人职责。连续三年发布预防溺水《教育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签字并回收回执。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校园安全公益广告和滚动字幕提醒,通过手机短信和教育部官方微博、微信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监管,引导社会共同关心少年儿童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