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纳斯达克的高新技术相比,中国创业板的许多公司都与高新技术有点距离,大多数投资者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如何在创业板中寻找机会,业内人士建议股民多关注的成长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依托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诞生出一批大公司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投资者是否具备足够准确的眼光和恰当的耐心。 美国纳斯达克企业基本上都是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国家发展阶段不同,中国的创业板则更多地属于新商业模式或新型服务企业,只有部分创新型企业与纳斯达克相似。相较于主板上多数大国企而言,创业板的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团队、资金去向等含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判断公司能否将自身优势转化为盈利能力,即良好的成长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有十余年“股龄”的青海股民田明治说:“即使与高新技术还有点距离,但只要市场清晰,符合中国政策导向,既有成长性又有规模性,这样的企业就有可能成为新市场或新行业的领导者。”但同时他也表示,目前一些公司市盈率竟高达50倍甚至60倍,“贸然进场绝对不可取。”他说。 光大证券(601788,股吧)(25.52,0.37,1.47%)西宁营业部的投资顾问介绍,从创业板开板以来的情况分析,大多普通投资者持谨慎观望态度。首批创业板开市当日,个别散户当天冲入损失惨重,鉴于市盈率过高以及炒风过盛,大多数投资者望而止步。创业板第二批公司上市时,由于前车之鉴,投资者更多地表现出冷静和谨慎。 有分析认为,创业板对普通股民就意味着投资渠道的增加,在创业板的新公司面前,大基金和小股民的起跑线比较平等,因为都是新公司和新项目,投资机构和小股民都可以在里面寻找机会。但下一步,创业板的发展还依赖于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更多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而对于股民而言,不要急于入市是第一准则,同时,要对企业的成长能力进行透彻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