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线教育(如CCtalk、网易公开课)App,则是更加复合的专业知识分享,属于重平台。通常涵盖一部分泛知识内容,又有明确的门类科目划分。学习采用体系化教学,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目标,用户需要制定较明确的学习计划。又由于学习需求和场景的复杂,相应的工具形式也复杂。比如以CCtalk为例的教学直播平台,有双向白板、举手提问等设置,更加贴近线下教学场景,而且互动性强,用户可以随时提问、献花、讨论。 最重要的是,专门做“小炒”的在线教育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根据用户的状态因材施教。在费用方面,有免费课,也有高端课,但课程费用相对较高。 但很多时候,两者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知识经济延伸出的两条支流,并时而交汇。例子俯拾皆是,在喜马拉雅上你可以找到名师luckydog 的《十天突破零基础口语》的英语课程,一节课程3-5分钟。而打开CCtalk的App,同样能搜索到这位老师《10小时突破英语零基础》的课程,一节课程50-70分钟。在诸如此类的泛知识领域,两者重合交叉,并不能十分精确地划分出“楚河汉界“来。 而从知识经济近几年的发展走向可以发现,持久性的消费机制或许能让知识经济摆脱“阅后即用,用完即走”的窘境,让知识经济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四、孵化产品、营养受众——知识经济是个“双黄蛋“知识经济的春天,让知识的价值前所未有的放大,引爆一场线上的知识狂欢,吹绿了不少高晓松这样的知识分享者的江南岸,并让”知识草根“、”知识素人“变身”知识网红“,掌握吸金大法。 时至今日,知乎Live上葛巾凭《正装入门:先穿对,再穿贵》单篇课程收入高达15万;喜马拉雅上田艺苗凭借《古典音乐很难吗?》系列课程年收入近千万、声音教练徐洁《如何练就好声音》付费播放总量超过760万;沪江CCtalk上,luckydog在一场英语课程预售会中,一小时入账10万元,当日营收达25万元。与去年“王思聪“们熟能生巧的热闹,相比,如今这些并不出名的素人们创作的知识产品,无论单场还是总收入,其规模已超过去年最吸金的明星、网红,俨然一场线上的知识经济狂欢。 与此同时,受众也在这场狂欢之中获得了更加便捷的知识获取通道。无论是想知道“怎样鉴别白莲花和绿茶婊”,还是纠结“怎样说套话”,或者“毕业先工作再出国or先出国再工作?”,去应用商店里面下载一个APP,搜索框中啪啪啪输入一串字,各种顺滑到你根本就感觉不到付费痛楚的付费渠道带来的短短一瞬间,你的答案有了。 那么,泛知识类平台(知识分享)VS在线教育,哪一个才是受众的最佳选择?这个问题需要套用的哲学原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碎片化的知识获取适合泛知识,而深度、体系化的知识建设则需要选择在线教育。毕竟,仅仅依靠高晓松的《矮大紧指北》,你成不了真正的文青。 我们犹记得历史书上提到的那场书籍出版带来的“古登堡革命”,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亲自经历。只不过我们身后的背景,从地中海城邦的人头攒动,变幻成了今天手机、平板上那些五彩斑斓的APP小图标的鳞次栉比。 我们也需要给自己的知识储备来次“革命”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