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被迫与360进行底线竞争,但对它来说,真正的威胁还是在上线
流寇与坐寇
3Q之战腾讯始终显得很被动。因为腾讯守,360攻。当腾讯做出“艰难的决定”以后,360发布简版Web QQ,据说还提取QQ用户的通信录,强势切入即时通讯,以后或许还有别的什么招,从那个细分市场分一杯羹。但那时攻守之势就反过来,变成消耗战。360最终多半是损人不利己。
腾讯的战略定位与扩张性都和微软神似:垄断基础平台,吞噬平台上的应用市场。耐人寻味,比尔·盖茨在最得意的时候,也满怀恐惧,微软会在18个月后灭亡。Intel的格鲁夫、Oracle的埃里森,都很偏执。在国内,说过:“我最恐惧的是像原先的我们一样埋头耕耘,不知道哪天就突然冒出来的公司!”现在的过度反应,可能不是傲慢,也是恐惧。
这是一种职业病。郭士纳曾指出,IT业远比传统行业残酷,后者的竞争止于边际收益递减,而前者止于“清户”。清户总是从暴发开始,上天是公平的,两个都给你,而且间隔越来越短。对企业来说,经典的《追求卓越》某种程度是伪命题。百年老店是因为有一个百年产业。而互联网的产业周期以18个月计。
中国IT业又远比国际同行残酷。后者只竞争上线,在底线Oracle只敢翻翻微软的垃圾,中国企业却要两线作战,底线就像这次,可以无限突破。法律保护消费者不力,反垄断不力。二十四史是相斫史,迷恋“清户”。这一代没有经历过“文革”,但参考张朝阳回忆清华学业的炼狱,也是喝狼奶长大的。
互联网在欧美是革命,可以与10000年前的农业革命、200年前的工业革命相比。产业自身也创造了新人。而在中国,只是又一轮机会,与房地产、保健品、山寨机等并列。从业者除了年龄和学历,与前几轮没什么不同。鲁迅先生说过:青年也会变虫豸的。
决定中国30年来的企业,万变不离其宗,都是销售型企业。就两板斧:大规模营销、大规模铺货。互联网提供服务,也不例外。技术和资本都来自海外,产品和商业模式都,腾讯自己的说法叫善于学习。销售型又有“流寇”和“坐寇”两种,周和马各居其一。
对于中国企业,如果走流寇模式的问题在于,不是总能找到退路,捻军坚持流窜,最后还是被围死在河网地带,坐寇的问题在于,销售型企业即使做到很大,也没有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难以赶超的竞争优势,容易被围死在城里,包括遭遇“竞底”,最终还是因为你对用户“德薄”。这也是腾讯的恐惧之一。
权衡两者,悲观的结论,中国企业短期还入不了王道,那么坐寇不如流寇。很多人逮什么做什么,甚至不注册公司和品牌,就用个人账户,也能做几千万的生意。就像这次360卸载百万又如何,全是画饼,但腾讯市值跌百亿,虽然也在纸面上,总是更接近真金白银。马化腾肯定比周鸿肉疼。
腾讯的真威胁
而对腾讯真正有意义、有威胁的还是未来。即时通讯可以算作web1.5,因为支持社交网络,是web2.0,但需要定期下载客户端,个人的好友与好友之间、群之间还是隔断的,是web1.0。威胁就是从这两方面来的。
2010年初苹果发布iPad,延续iPhone上的App Store。不是来清两三户,而是整个世界。1981年以来,桌面上一个图标,机箱里一个插槽,都是一个十亿级以上的产业。企业系统早就开始从C(客户端)-S(服务器)架构升级为B(浏览器)-S(软件)架构,提出软件即服务。App Store模式将殊途同归,所有信息和应用都从远程调用,不再有桌面市场。PC软件和客户端什么的,都是浮云。
腾讯以往的复制可以成功,因为复制的都是平台上的应用,但微博是替代的平台。IM有的应用,微博API都有。腾讯敢胁迫用户卸载360,敢不敢胁迫用户,比如说,6个月内必须迁移到腾讯微博。如果能这样,和新浪微博有一拼。性质也不如胁迫卸载恶劣。多半是不敢的。
因为胁迫卸载只是一种“我更流氓”的姿态,胁迫迁移却是业务的颠覆,不能回头。但QQ的印钞机还在开动,为什么要自寻烦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