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9日电 据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披露,兰州国家高新区作为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建区宗旨,近年来借助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政策优势,展现出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经济数据增长迅速 截至目前,兰州国家高新区入驻企业达到8600多户,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上市及挂牌公司数量均占到甘肃省的三分之一。全区营业总收入从建区的2.58亿元增加到1750亿元,增长了678倍;生产总值从0.65亿元增加到330亿元,增长了507倍;固定资产投资从0.2亿元增加到139亿元,增长了695倍;税收从0.14亿元增加到18.13亿元,增长了129倍。 投融资工作有序推进 兰州国家高新区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鹏源资本、中信建投证券、长江证券、中国中投证券、甘肃银行等金融机构衔接,洽谈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发放双创债券事宜。经过前期项目推介、资产整合和政策挖掘,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有序推进创投基金、孵化器建设基金和双创孵化专项债券等前期工作,为充分发挥双创服务平台作用。目前,孵化器建设基金与双创孵化债券的工作方案已初步完成。下一步,需与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对接,对方案进行细化完善。 2016年3月,兰州国家高新区与上海久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兰州高新久有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设立了10亿元创新风险投资基金,现已到位2.4亿元。目前,基金运作良好,6户上海高科技企业通过基金注入落户,还有一批企业正在对接引进之中。兰州高新久有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不仅为企业在兰州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提供了基金扶持,而且成为招商引资的新抓手和新载体,项目引进实现了由政府引进向平台引进、单个引进向群体引进的大转变。 军民融合风生水起 兰州国家高新区以军民共建活动为契机,探索军地合作模式。抓住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与中国航天、航空集团和军队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军地合作,在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上取得新突破。2015年以来,兰州国家高新区借助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东风,抓住3D打印技术最为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依托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部战区陆军信息工程科技创新工作站,按照“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产业攀升”的创新理念和“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运营模式以及“立足国防、服务社会”的发展路径,在榆中园区创新工场建成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创新示范中心,正在建设西部陆军兰州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在全省率先成功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向更高层次迈进。以世界领先的地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的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为核心,以金属打印、地理沙盘打印、医疗产品打印、武器装备打印和模具制造为五大主攻方向,建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设备最为齐全的综合型3D打印技术服务平台,并重点建设创新创意设计与展示中心、三维检测与逆向设计中心、三维打印与数据处理中心、3D打印材料研发中心、快速模具中心、地理信息技术及产品制造中心、武器装备配件研发中心、3D打印培训与成果转化中心等八大中心,总投资3亿元。创新示范中心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3D打印龙头研发基地,成为全国3D打印智能绿色制造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兰州国家高新区借助人才高地和政策洼地优势,试图构建以人才为资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为纽带、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科技金融为助力、体制机制创新为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全区现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7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国家及省级创新创业平台达到3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占到全省的50%以上。2016年,与上海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军地院校、科研机构实施开放协同创新,柔性引进院士20多位、博士100多名,创新创业团队87个,占兰白试验区完成数的54.4%,占兰州市完成数的68.5%;对31家企业、110项发明专利、149名科技人才给予了近千万元扶持奖励。至目前,全区从业人员1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92万人,占全区从业人数的67.2%;具有中、高级职称的3.89万人;引进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120多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7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82人,省、市领军人才120多人,创领办科技企业200多家,人才特区的磁石效应不断增强。累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395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34项、国家建设基金项目19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112项,驻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共获得国家科技奖项目3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2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2016年,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发新产品49个,占兰白试验区完成总数的40.2%,占兰州市完成数的62%;新建科技大市场、知识产权中心、2025创新驿站、中介服务超市等创新平台55个,占兰白试验区完成总数的40.1%,占兰州市完成数的58.5%。 产城融合成效显著 2016年9月,兰州国家高新区榆中园区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目标初见成效。四年来,榆中园区累计投资150多亿元,土地一级开发规模达到10平方公里,二级开发规模达到6平方公里,综合开发建设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建设了东部科技城,已经构建起大开发、大建设的框架。园区道路、供水、供电、天然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目前,榆中园区已入驻企业800户,营业总收入150多亿元,地区生产总值30亿元,实现税收近5亿元。产城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显现,为建设兰州城市副中心核心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空间呈现裂变 兰州国家高新区在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以及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培育龙头型科技企业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园区企业大多为内向型企业,现有水平难于东部发达地区相抗衡竞争,技术密集型企业所占比重远低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新三板挂牌企业仅为22家,上市公司数量亦屈指可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