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闯荡多年,他在新疆拥有自己颇具规模的铝塑门窗装饰公司。2002年,人到中年的他毅然决定回乡发展,在家乡金湖创办了金湖县迈特尔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拼博,目前,他已拥有三家企业,年产值1.4亿元。近日,作为返乡典型的李福华对记者说:“是浓浓的乡情,让我决定回乡发展。” 年轻人的不“安分”:到西部去 李福华,金湖县闵桥镇闵桥村五组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86年,他到闵桥镇政府做了一名驾驶员。虽然他的工作比较轻松,收入也不错,可面对身边纷纷下海外出创业的人流,他的心不禁也活动起来:何不趁着年轻外出闯一闯,多赚一些钱,改变家庭的贫穷面貌? 到底去哪里呢?当时,外出人员多数是到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和广东一带打工或经商,可李福华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寻思:自己文化不高,如果去南方经商,人生地不熟,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创业的风险较大;如果给别人打工,工作和收入也没有保障,发家致富的可能性也不大。而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发展起步晚,更适合自己创业,但不知是否有合适的项目。不如先去看一看,实地了解一下情况。如果没有好的项目,就当出去旅游一趟。 异乡十二载:从铝合金加工起步的成功 于是,1990年,李福华来到新疆乌鲁木齐市,他发现这里城市建设开始起步,内地楼房已经普遍使用的铝合金门窗在乌鲁木齐市才刚开始使用。当地人不会加工制作,只有北京、天津的两、三家企业从事这一项目,市场需求大,产品价格高,利润十分可观。而铝合金加工业务技术要求不高,很适合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次考察坚定了他创业的信心,回来后他果断辞去工作,带了十多名工人来到了乌鲁木齐,迈开了他创业的第一步。 当时,他对能否顺利地在新疆立足也没有底:一是工人都是经反复劝说并承诺给保底工资的前提下才过去的;二是他没有公司,不能直接与建筑方签订项目合同。面对这种情况,李福华坚持打牢基础,决定先从给施工方加工铝合金门窗做起,只收取加工费,以低于其他公司的报价承接加工业务,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一年后,李福华逐渐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为便于开展业务,他把队伍挂靠在北京东亚装潢公司名下,利用该公司的资质,直接签订对外工程项目,扩大了利润空间,业务量不断扩大。1994年,李福华在乌鲁木齐市租房开办了“新疆福华铝塑门窗装饰有限公司”,并取得了相关的资质,公司的经营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效益稳步攀升。1998年,他又买了三十多亩地,投资新建了四幢厂房、一幢办公楼。目前,公司资产达2500万元,年产值3000万元,有来自家乡的员工100多人,在当地同行中居于前茅,很多当初一起外出的员工也已经成为小老板。 返乡创业:家乡的天地更精彩 由于常年在外打拼,加上与当地人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不同,人到中年的李福华,思乡情绪越来越浓烈。这时的家乡,招商引资工作正如火如荼,县领导韦富、王殿宏、张厚龙等多次向他介绍家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邀请他积极投身家乡经济建设,为金湖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走上致富道路。思乡的情结加上领导的关心,李福华的心里萌发了回乡二次创业的想法。 2002年,李福华怀着为家乡做一点事、尽一份心的想法,投资700 多万元在县工业园区征地二十多亩,兴建标准化厂房二幢10000多平方米,住宅楼、办公楼各一幢,做好了二次创业的准备。硬件设施有了,但上什么样的项目却一时定不下来。于是,李福华南下广州、东到上海、北至北京,参加广交会、华交会,考察市场,多方了解信息,商谈项目。 经过调研,他发现本县及周边天长、扬州等地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较多,铜拉丝需求量较大,而企业生产铜拉丝的设备及工艺较原始落后,自己可以上铜拉丝项目,与线缆在产业链上相衔接,有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项目一经确定后,他于2003年注册成立了“金湖县迈特尔金属制造公司”,并从台湾购进2台先进拉丝生产设备,开始铜拉丝的生产。由于项目定位准确,公司投入生产后经营极为顺利,产品畅销,供不应求,不但周边线缆厂家成为固定客户,还成功打进青岛海尔集团、韩国三星集团,成为他们的主要供货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