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农村、进企业,办厂子、开门店。在河津市,有这样一批大学生,他们走出大学校门后,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 “铁饭碗”,而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所学专业,创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让青春的梦想飞扬在希望的田野上。 “洋学生”变成群众喜爱的“村官” 2008年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李鹏,带着心中的梦想,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被河津市委组织部分配到小梁乡伯王村任职。经过两年的艰苦磨练和不懈努力,如今,他已由一名不懂农村工作的 “洋学生”变成群众喜爱的“村官”。 上任之初,李鹏青春激扬,满腔热情,一心想在广阔天地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但却遇到了村民冷漠的态度和干部不信任的目光。面对这些,李鹏主动登门拜访老党员、老干部,虚心向他们请教农村工作经验,并深入农户,和群众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真挚诚恳的态度和深入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信任。 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田野里,李鹏正描绘着人生最美的图画。 从“村官”到“小老板” 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的马国飞,曾是僧楼镇人民村的大学生村干部。两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办起了精诚钙业有限公司。 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许多在企业上班的村民失业在家。马国飞根据村里闲置工业用地多,煤气资源丰富,石灰石资源便利等有利条件,再加上政府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的政策优势,他决定创建高钙灰厂。考虑到独自创业势单力薄,影响力也小的现实,他便与村委会其他成员商量,结成了三人合作伙伴。在该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帮扶下,他们终于与众鑫贸易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立了河津市精诚钙业有限公司。为20多个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目前,为了响应河津市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积极推进二次创业的号召,他又筹措资金,为下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做准备。 开个商店做起“买卖” “我就是通过参加创业培训班,才开始走向创业之路的。”河津市“百舍”家居饰品店店主阎刚高兴地说。 今年27岁的阎刚是河津市僧楼镇阎家洞人,2006年毕业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在天津、北京、西安等市从事室内装潢业,但都不理想。去年5月,当他得知河津市出台的大力支持创业政策时,就报名参加了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创业培训班。结业后,他再次选择了室内装潢后期配备各种家居饰品这个行业,并于去年7月在温州步行街开了一家“百舍”家居饰品店。在经营过程中,他广印名片、宣传单,发往各住宅小区,同时在互联网上开起网店,免费为顾客送货、上门服务。目前,“百舍”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在一些小区已小有名气。 专业对口也同样能燃烧激情 “只要专业对口,能够发挥才干,到哪里都一样。”大同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生刘超高兴地说。今年,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应聘到津津化工有限公司,找到了与所学专业对口的研发工作。 在河津市,像刘超这样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还很多,毕业后到哪里就业,是否能对口就业,是他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今年的河津市经济工作会议为他们就业、创业带来了福音:政府每年将拿出500万元,用于到规模以上民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上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于是,大学生们转变观念,积极到民企去寻找就业机会。 2008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米平,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十分苦恼。这次他也到民企应聘,在三联集团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心里非常高兴。 同样,大学生到民企就业,也大大增强了他们二次创业的能力。津津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倬说:“要提高民企的整体水平,不研发新产品是不行的。只有吸引到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大学生,才能通过研发提升产品档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