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一队,每队500元启动资金,13天后如果没有结余或是没有创业项目就宣告失败。7月14日—26日,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4名学生拉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创业实战。
现在,13天已经过去,实践结束了,4支队伍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最后的结余都大于1000元,可见他们都成功了。但是回忆起这13天的经历,队长张泽岩不禁感慨道,“现实的情形和我们预想的反差很大。”队员们初尝创业的滋味,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获得了一套创业秘诀。 “这不是演习!”带队老师陈飞龙说,在实战期间队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则:首先,500元包括了创业资本以及队员每天的伙食费和交通费,不能使用额外的钱;第二,一律不准找工作,一定要自行创业,而且必须提交创业方案。如果发现好的创业项目,学校会将此列入长期项目扶持跟进。 创业秘笈:投石问路 我卖的东西有市场吗? 队员们一致认为,“有市场”是一个创业项目得以进行下去的前提条件。事实也证明如此,王荣组(以队长名字命名组名)的两天零盈利就是因为方案没有通过“市场”这一关。 14日,创业第一天,队员周登提出从农村进购蔬菜,做农副产品销售的点子。可是,在菜市场、农贸市场和小区的市场调研彻底颠覆了他们天真的想法,原来市区的蔬菜很便宜,也很新鲜。因此,方案宣告失败。 好在队员们把失败掐死在萌芽阶段,但是张泽岩组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正值暑假,哪儿的人最多?队员们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发现双休日景点金华尖峰山的游客最多。于是,队长张泽岩火速赶往市区,一口气批发了3箱矿泉水和一些扇子、小挂件等。第二天清晨5点,一行人就骑车向着尖峰山“进军”,奇怪的是,吆喝了大半天也没有卖出任何东西。 原来,他们忘了分析消费人群的特征。去尖峰山的人都是为了爬山,大多都轻装上阵不带钱,或者自备饮水,所以根本就没有市场。该组当天盈利为零。 创业秘笈:坚持不懈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可能? 创业之路布满了荆棘与坎坷,往往坚持走到最后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不难发现,有两支队伍的创业项目竟是如此相似:王荣组销售自制的绿豆沙冰,而沈佳兵组销售自制的米果。几乎完全一样的方案,但最后还是分出了胜负,这是为什么呢? 15日,沈佳兵组的队员赵琳频打算自制富阳特产——米果,从事早餐生意。全队通过后,向学院后门的快餐店老板借了做早餐的设备。这是大家的初体验,第一次尝试做米果,出锅的米果,看上去像歪瓜裂枣,根本没有卖相。早起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队员们都想集体“罢工”了。同时,这一组队员也放弃了用米果做早餐生意的方案。 截然不同的是,绿豆沙的故事火热地进行着。16日晚,“好热啊!我想我妈煮的绿豆汤。”队员沈晓东的一句话开启了全队的希望之门,“要不我们去卖绿豆沙吧?”王荣的灵光一闪得到了队员们的积极响应。 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零卖最具可行性。借工具、找场地,他们速战速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会烧绿豆汤呢?王荣和沈晓东自告奋勇。 当天晚上,大家就到学校附近的奶茶店忙活开了(奶茶店老板非常支持他们的活动,场地和工具免费借给大学生)。2斤绿豆,1斤白砂糖,加上一套设备,第一锅绿豆汤就这样新鲜出炉了。一杯绿豆冰沙的成本大约为8毛,出售的价格是每杯2元,一天下来也可以赚50多元钱,5天下来累计利润有近300元。 创业秘笈:把握机遇 天下真的有免费的午餐吗? 生活总是充满机遇,在创业实战中,好几个小分队都邂逅了“贵人”,他们的创业之行也因此改变。 4支队伍中,“最幸运的队伍”非郑冬鲁组莫属。创业第一天,郑冬鲁组在火车站卖水时,邂逅了大唐旅行社的总经理。看见队员们使尽全身解数在卖水,经理主动联系了他们,希望为旅行社送水。 21日,王荣组与沈佳兵组在卖绿豆沙的途中偶遇某报主编,经过协商,两队得到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为该报发放报纸做宣传,每2500份可以获得100元的报酬。绿豆沙卖得好好的,却突然改行…… “卖绿豆沙只是我们累积资金的过程,并不是我们的长远目标。”队员汪定烽说,队员们一直都在寻找契机“下手”,没想到机会真的自己送上门了。 “我们对自己有信心!”一路上,队员们都在“充电”,迎接机遇的光临。 创业秘笈:力求多元化发展 寻找含金量较高的创业项目 一路上,郑冬鲁组的队员都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机会。除了卖东西,他们一直在琢磨:能不能换个思维寻找新的创业模式。经过“头脑风暴”,他们目光瞄准了新开业的一些店铺,帮助他们宣传推广。这时,一家新开的咖啡厅成了他们的“猎物”——开张不久,急需找一批策划和宣传人员。抱着“必须拿下”的心态,他们以真诚和效率说服了咖啡店老板,撰写宣传方案、发传单、发书签……他们的辛苦换来了800元的报酬。(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