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瘦瘦小小的戚泉,穿着T恤、运动鞋、休闲裤,戴着眼镜,典型的学生摸样,如果没人介绍,谁也不会将他跟公司老总联系在一起。但他确实拥有一家自己创办的科技公司,不过他也仍旧是一名在读研究生。 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戚泉创办的盛源百利科技有限公司初具规模,技术得到市场认可,手握300多万元订单,公司规模扩大,注册资金从3万元增加到50万元。 “自主创业实在是太难了!”谈及这一年的创业经历,戚泉发出这样的感慨。“当初创办公司的想法挺简单的,专利技术符合市场发展需要,前景无限,也能解决一些同学的就业问题。”2009年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读研的戚泉靠自己的专利技术“节能车库”开办了公司。 第一次谈生意,戚泉对自己的技术自信满满。可是谈来谈去,客户始终觉得他们是稚气未脱的学生(戚泉在读研,其他几个同学也是刚刚毕业走向社会),没有成功的案例,不放心将车库的设计安装交给他们做。“我们当时憋着一口气,无论如何也要将这单做成,哪怕不赚钱也要做。”带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戚泉等人通过展示相关实验来证明其专利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并承诺“不成功不收费”,软磨硬泡了半个多月,对方终于同意让他们试试,而就是这一试,最终给他们带来了20多个车库订单。 首战告捷,戚泉他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麻烦”也是接踵而来。 节能车库技术是新生事物,一方面不被人了解,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建车库不考虑节能。市场开拓中,有些企业一听说老板还是学生呢,直接就将他们拒之门外。更多的时候是客户不愿意尝试新技术,觉得风险大,况且他们是小公司,缺乏相关技术经验,怕出问题。施工时,客户提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审核标准也不同,常常对产品提出这样那样的质疑,个别客户还中途取消订单。这让他们认识到了自身的弱点,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技术、完善工艺。 戚泉说,有了订单,还要有资金,客户基本都是分期结款,工程款很大一部分需要公司先行垫付。往往是签下订单,他们就要四处筹集资金,为钱愁得夜不能眠是常事。随着订单增多,公司人员的扩充,管理方面、人事方面、财务方面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问题都是第一次遇到,对他来讲都是考验。 2009年,我省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政策出台至今,已经有200多名大学生在哈市工商部门注册,开始了自主创业。历经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些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 第一单生意遭遇不良商人 初出校门即遭遇不良商人,创业大学生魏思远的第一笔生意即惨遭“滑铁卢”。 依托水泵节能监测仪这项专利技术,哈尔滨理工大学通信软件专业研究生魏思远以“零首付”注册了哈尔滨思瑞芙特节能技术有限公司。魏思远讲,他和同伴都刚出校门,又属于技术型从商者,没有社会经验。公司刚成立时,山东一家经销商就看好了他们了节能检测设备,双方讲好了条件。魏思远就带着5个公司技术人员赶赴山东,对该经销商的设备进行测试,并进行技术改造。可是这家企业见到收效后,却不买设备了,一分钱也不给。他们5个人前前后后忙活了半个月白干了。 “当时我们找他们负责人索要费用,对方说我们没有签订合同,凭什么给你们钱啊?当时把我们气得没有话说。我们当时就是太单纯了,认为双方前期谈得非常好,对方人也‘豪爽’,就盲目地以为签不签书面合同没有什么大用,结果问题就出在了这里,没有书面协议,也就意味这没有法律保护我们的权益,我们想打官司索要费用都不可能。”回忆第一次生意,魏思远仍感觉有苦说不出。 “可以说,这个经销商给我们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有了这一深刻的教训,魏思远对经商有了初步认识。如今,魏思远公司里无论是内部还是对外事务一律没有口头协议,所有定下来的东西必须落在纸面上。“我们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 虽然第一单遭遇不良商人,不过魏思远没有气馁,经过不懈努力,他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出师不利半年即“夭折” 像魏思远、戚泉这样的大学生创业成功者有之,不过失败者也不在少数。 王磊两年前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那时正流行一种“杀人游戏”(推理游戏),他当时以为自己看到了商机,便不顾家人的反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办起了游戏馆,主要面向的是在校学生,但没坚持到半年,就不得不放弃,宣告失败。他自己总结说:当初想的有点天真,以为靠近学校就会有固定的消费群体,但事与愿违,认可这个游戏的人少,而且因为租金等原因,最后不得不放弃。像王磊这样的情况就是没有正确评估市场,盲目投资造成的结果。 创业者王宇飞也是出师不利,去年他和搭档没有经过市场考察,更没有向谁请教创业经验,就向家人借资金开办了一家网络公司,当时他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是学网络技术的,手里有资本,一切都会没问题。可开业不久,问题就出现了,房屋租金高,公司业务不符合客户要求。开办三个月,从家人处借的钱就花光了,由于没有客户,公司无法维持。“当时我们也太笨了,出了问题不知道请教别人,就天天傻傻地坐在公司‘等死’。”半年后,王宇飞关掉了公司,结束了第一次创业。 创业让他们走向成熟 无论初次创业成功与否,大学生们表示,创业经历让他们走向成熟。 戚泉表示,创业至今,他感觉自己成熟多了。过去待人接物很毛躁,现在很谨慎。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毕竟好有十几号人需要养活呢。“我会花几年的时间办这个公司,但会有一个目标,如果达不到就说明失败了。我并不认为这间公司能让我赚很多钱,但至少通过办这个公司入了行,这是以后再投资再创业的基础。” 谈起创业的失败,王宇飞认为,最大的因素就是他过于自信,经验少,没有很好地给公司定位。 目前,王磊和王宇飞又确定了自己的创业目标。这次不同的是,他们对创业的选项更为慎重,现市场调研工作已经步入尾声,重新策划的公司发展方向和定位,也已通过一些行家的认可。据二人透露,他们准备在今年年底开张营业。 采访中,大学生老板们一致认为,创业不单纯靠技术,还要了解市场、懂得公司内部管理。当初创业时,他们都走过弯路,而这段或长或短的弯路让他们连续几个月没有业务,最困难时,连吃饭都要向家里要钱。尝试失败苦头后,他们拓宽了自己的思路,报名参加业务培训、做市场调查,还向成功或失败的“前辈”请教。这样,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缺陷,了解了如何真正有效作好公司的经营管理。(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