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石旮旯地里只能种些包谷、土豆维持生计,结果是越种越穷,越穷越种。”说起过去,位于乌江库区南面的息烽流长乡前奔村村民王正忠感慨万千。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息烽县采取“退耕还林、果树上山、旅游开发”等运作模式,在流长、九庄、鹿窝等乡镇大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实现了生态好转与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点燃了石漠化区域的“绿色希望”。和前奔村一样,如今,乌江沿岸几乎所有的“石旮旯村寨”的水土流失现象减缓了,乡亲们日子红火起来了。 山旮旯绿了钱袋子鼓了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息烽全县的喀斯特面积860余平方公里,潜在石漠化面积370余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8.6%,总体上处于轻度石漠化。其中,强度石漠化18.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乌江以右的流长、九庄、鹿窝等乡镇。 “水秀山不青,人杰地不灵,三面皆是江,年年都叫渴……”这首流传于息烽流长乡的民间打油诗,生动地反映了石漠化导致的干旱缺水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乌江沿岸的海拔高度仅有800多米,平均气温比贵阳市的平均气温高2摄氏度以上,属于典型的低河热谷气候,非常适合发展桔柑、枇杷、梨树等特色经果林种植。正是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优势,流长、九庄等乌江沿岸乡镇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把石漠化治理与实施退耕还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枇杷、桔柑经过林种植,保证农民退耕还林后不减收。自2005年以来,鹿窝、流长等乌江沿岸乡镇共种植梨树、椪柑、梨枣树、杏子树、枇杷树等经果林1万多亩。 “如果不是乡里动员发展经果林,我至今可能还在广东打工呢。”鹿窝乡新民村村民王敬奎告诉记者,2003年冬,他将家里7亩石旮旯地全部种上了布朗李,到2006年收入就超过2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该村60多名外出务工青年纷纷回到家乡发展种植业。如今鹿窝乡经果林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00多亩,品种涉及金秋梨、大枣、艳红桃、枇杷、杨梅等。 同时,借助商务部“东桑西移”计划在该县的实施,九庄镇在石漠化较为集中的大槽、新沙、桐枝驿等村种植桑树6000多亩,其中30%农户靠栽桑养蚕走上了富裕路。 “生态乌江”绿意浓 乌江全长1018公里,而乌江在息烽县内的河段就有400多公里。该县鹿窝、养龙司、流长、九庄、温泉等5个乡镇都靠近乌江。 “早在50多年前,乌江沿岸仍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乌江两岸陡峭山坡上的土壤还相当丰厚。”前奔村老人们回忆到,1958年“大跃进”时期,树木被砍掉、陡峭的山坡上大量坡地被开垦出来,大量土壤被冲进乌江中。数十年过后,裸露出来的石头越来越多,农作物产量逐年下降。“由于土壤越来越贫瘠,只能种些包谷等传统作物。那些坡地作物的产量只有普通田土的一半,碰到干旱时节甚至是颗粒无收。”前奔村村民刘荣美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