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捐电脑,当地电信部门捐宽带,支教的大学生教不会用电脑的老师学习使用电脑,很多全国特级教师,年纪大了不能下乡,就在网上捐时间,讲自己擅长的科目。”伏彩瑞兴奋地说,“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些外国人也来支教,教孩子们地道的外语。”在伏彩瑞看来,如果全社会能通过互联网将教育资源整合并加以有效利用,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 让伏彩瑞激动的是,沪江发起的互联网教育公益项目“互+计划”自2015年10月份启动以来,仅两年时间,“互+计划”就连接起全国3000多所中小学,影响10万多名教师和100多万学生。毫无疑问,互联网支教已经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连接器和社会创新模式。 “我始终认为,世界在变,教育的形态在变,"有教无类"的初心不变。教育是一门生意,但又不只是一门生意。沪江一直想做的是,以互联网的手段,让教育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谈及教育,伏彩瑞仍然保持敬畏和谨慎:“教育是个慢行业,是良心的生意,从业者不仅要下功夫,更要有底线和操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治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