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英国文化协会考试部中国业务总监James Shipton授予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胡敏教授“雅思考试20年20人”杰出贡献奖。
胡敏与俞敏洪对坐着,饭菜都有点凉了,茶水续了一次又一次。几天前,时任新东方总裁兼校长的胡敏向董事长俞敏洪递上了辞呈,此时的俞敏洪,更多的是沉默。胡敏呷了口茶,悠悠地说:“老俞啊,人与人之间要有一种心灵的契约,如果没有这种契约,迟早都会分离;如果有,怎么都会相聚……” 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它说给分离,更说给另外一种形式的相聚。一个是“中国雅思之父”,一个是“中国留学教父”,媒体说他们自这一天起,从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变成了一个行业里的对手,其实不,所有致力于中国教育本身的人,在胡敏内心深处,都是盟友。因为,他“只想做教育”。不是“教育产业”的 “教育”,只是“教育”的“教育”。 这个想法很早就根植于胡敏的内心,这解释了他数十年的为师之路。而彼时,他身处教育培训行业的顶端,身负盛名之时也看到了一些隐忧:产业化的鼓噪正一点点松动着中国教育的城墙,更何况是处在教育边缘的培训,在一些时刻,越是被掌声与鲜花追逐,他越是深感寂寞—他要的,不是财富神话,不是声名传奇,不是一个宏伟的产业帝国,而仅仅是回归教育本质:传道,授业,解惑。 为青年,传生活之道,授生存之业,解人生之惑。那是他用四十年的时间,在经历了工作、职业、事业的三重境界之后,步入到的更高一重境界:使命。 他要独自走出来,重新开拓自己四十岁以后的生命。他想起少时和母亲的一次对话:“你要多读历史!”母亲说。“还不如去创造历史!”那个轻狂少年说。 而此刻,2004年的春天,胡敏在盛名之下悄然隐退,他要去实践自己之于教育的使命,他为自己的新公司取了一个被朋友认为“高处不胜寒”的名字一“新航道”。之后,“盟友”纷至沓来。 彭铁城是一个有些传奇的人物。16岁顶替母亲的职位,成为当时家乡最年轻最受欢迎的老师; 1984年成为公派留学生中的一员,到美国攻读教育学硕士和语言学博士学位。最传奇的是1998年,比尔。盖茨的微软研究院招聘了一个丝毫没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这个人就是彭铁城。而他顺利通过微软招聘六道关卡的唯一通行证,是他短短一年中对计算机编程的自学…… 有一年,彭铁城受邀回国演讲。台下是数千名年轻的学子,他们被彭老师的经历给震了,小脸儿红扑扑的,眼神是那么的热切又单纯。彭铁城那晚失眠了,因为内心的“老师情结”被前所未有地燃烧起来—在海外那么多年,不管怎样显贵,他梦中最常出现的场景始终是讲台,以及台下那些生动的小脸儿。他对自己说:我—要—回—来! 回来,当老师!这是一个海外游子的深沉情怀。多年羁旅,他深感教育之于一个民族的影响。 2005年,胡敏对时任京城知名培训机构校长的彭铁城说:“铁城,到我这儿来吧!” 彭铁城几乎没有犹豫,说:“好!” 这对“互相看着对方长大”的大学同学,因“心灵的契约”终于在分别多年后重新聚首。没有多余的语言,只有一种来自使命与情怀的深度默契。 现在,彭铁城每年回美国探亲两次,白天妻儿出门工作学习,他睡觉;晚上妻儿睡觉,他就坐在床边看着他们,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这个爱家出名的男人,回国的几年饱受相思之苦,每天以国际长途来缓解思念。但是这个说自己当年“公费出国,连医疗费祖国都要报销”的男人,几十年一直有对自己的期许,那就是以感恩之心报祖国之恩,他强忍相思之痛,心中早有取舍。 彭铁城说新航道是自己 “人生的最后一站”,他在给妻子的电话里说:“工作辛苦,但是我每天都特别高兴,丝毫不觉得累。”这也是他在任何一家豪华机构里不曾体验到的感受。 因为—“我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