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显示“10000”号,致电者却不是众所周知的电信部门;上了权威电子商务网做生意,却连上了空手套白狼的骗子……这是一个我们稍不注意,钱就会从银行“飞逝”的电子交易年代,但让人质疑的是,“权威”怎么那么容易被“扮演”?近日,本报连续接到读者的类似疑惑,在这些骗局中,被扮演的“权威”真的可以完全免责? 一万号来电?原来不是电信 中招市民:陈小姐 我是一个小文具店的经营者,生意规模不大,什么东西都要精打细算。前几天早上九点,我接到一个电话,上面显示是“10000”号。又是业务员推销套餐?我接听了电话,结果一接吓一跳,电话那头说店里的固话已欠费一千多元,还附带提示说,“需要了解更多可以按‘0’或者‘9’”。 我想了一下,不对头啊,前两天我才交了电话费!难道线路被人盗用?我没听完所有语音就挂了电话,急忙翻那些单据看能不能找到些眉目。结果半天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我于是直接拨打一万号,对方说,这是近期流行的一个典型诈骗方式,骗子是使用一种显号软件来冒充一万号的。这些骗局与电信无关。这种方法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进行约束。用户可以透过语音提示模式的区别,或者挂断电话重新拨一万号确认…… 我庆幸,幸亏先挂了电话找单据。不然的话,我肯定会顺着语音提示做。谁会记得真正电信的语音模式是什么样的? 心声:我很想提一个建议,当通讯运营商第一时间知道类似骗局时,可否通过有效渠道广而告知老百姓呢?服务员一再强调这些骗局是和电信无关的,但它可以完全免责吗?谁都知道垃圾短信的泛滥,通讯运营商自身也是得益者。 “阿里巴巴”的店,真有八十大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