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问题频现,但今年教育投资热度不减。近日,中国教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教控股”)宣布开始招股,并将于12月15日登陆港交所。自此,中教控股成为今年第6家在港上市的内地民办教育集团。 不仅如此,作为教育上市公司两大巨头——新东方和好未来,今年以来股价涨幅已超2倍。同时,今年在美成功上市的已达4家:红黄蓝、博实乐、瑞思学科、四季教育。即将赴美上市的还有安博教育等企业。 A股上市公司进行重大教育并购转型事件方面,大手笔更是不断。文化长城(300089,股吧)以15.75亿元收购翡翠教育100%股权、开元仪器(300338,股吧)以12亿元收购恒企教育100%股权,汇冠股份(300282,股吧)更是耗资30亿元全面转型教育。 无一例外,大量资金正通过二级市场渗透进教育行业。或为转型、或为现金流、或盲目追逐热门资产。那么,教育投资热为何集中出现在今年?一级市场的教育投资情况进展又是如何的?投资过热会不会带来大量泡沫?蓝鲸教育下面为您带来深度解读。 教育上市公司今年在A股、港股、美股之表现 在美股方面,自2006年新东方上市以来,整整11年时间,国内教育企业登陆美股的只有11家。平均每年1家,而今年已经有4家企业在美成功完成IPO。 美股教育上市企业一览) “我们大约是去年年底考虑IPO,今年3月正式启动,而后在今年11月最终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四季教育董事长田培庆曾表示。相比国内A股动辄耗时几年,美股只需8个月时间,这也是集中赴美IPO原因之一。此外,美股并不要求企业必须盈利。 港股方面,自2007年新华文轩H股登陆港交所以来,10年时间共出现了12家教育上市公司。平均一年时间登陆一家,但和美股一样,今年密集在港交所登陆成功达5家。 港股教育上市企业一览) 国金证券(600109,股吧)教育行业分析师吴劲草认为,港股教育上市公司以学历学校企业为主,在港股IPO的优势在于:学校类上市公司,通过VIE结构在港股上市的可操作性已经多次论证,在2017年集中得到验证,审批速度较快,从报送材料到正式上市,大约半年左右,且港股通使得大陆资金可以直接投资港股标的,流通性可以说是强于美股。 在A股并购方面,据德勤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54起教育投资并购事项。相比2016年,其全年发生的教育类资产并购案例共计37起,并购总金额为126亿元。 换言之,今年教育类资产并购数量将是去年的两倍多。 在一级市场方面,2017年前8个月,一级市场教育行业的总融资额达96.4亿元,公布金额的融资案例达156起;和去年同期的58.1亿元相比增长66%,融资案例增加68%。 从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今年的教育投资热度空前。 教育投资热为何集中出现在今年 “其实,今年最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好未来市值超越新东方。新东方2006年上市时的市值是5亿多美元,好未来2010年上市时的市值是7亿多美元,如今双双突破百亿美元。如此高速的成长性,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明显感觉到,领跑企业已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领军企业不仅是行业内业绩最高,更代表了教育行业的趋势和动态。所以,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都逐渐开始把教育列为重要标的”一名投资者对蓝鲸教育感叹道。 同时,他还强调,资本热不能只看二级市场,更得看整个投资生态。一个行业开始的时候,以天使和VC为主;接着就是PE开始介入,奔着上市退出为目的;再接着就应该是上市公司和产业资本介入。这才能真正说明这个行业进入资本热的状态。 很显然,教育投资的生态圈目前已经形成闭环。那么,为何今年的热度是如此空前呢? 针对此情况,申万宏源(000166,股吧)中小盘首席分析师马晓天曾表示,2014年到2015年是一个牛市,当时新南洋(600661,股吧)以及全通教育(300359,股吧)的火爆引起资本市场对教育的关注。所以后来大批上市公司纷纷转型到教育行业,2016年到2017年进入到了比较理性的调整期。我们接触到蛮多传统实业上市公司、老板,他们想拓展新的方向,基本都对教育和医疗这两个行业感兴趣,而医疗技术壁垒高,传统企业望而却步,教育的商业模式相对透明,现金流比较好,也符合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很多上市公司会倾向于做教育。 今年也迎来新民促法的实施,这个政策搬开了阻碍教育资产证券化的"石头",下半年上市的企业较多也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今年爆发并不是因为今年突然形成的,而是前几年的积累所致。也就是说,今年是前几年播种的收获期。 最后,大量的创业型公司开始盈利赚钱,一改靠亏损和补贴的局面,给了市场信心。以在线教育为例,消费者有了网络学习习惯以后,会不自觉的加大投入。 但是,源于教育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和分散性,仅靠资本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人才的不断涌入、新技术的渗透,因为教育的本质还是集中在效率和效果上面。教育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行业,并不能在资本的推动下一蹴而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