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森林无疑是最好的‘大自然武器’。”邓强解释。据测定,森林每生产10吨干物质,就能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出 12吨氧气,以我省常见的云杉为例,一棵云杉在30年内能吸收100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与此同时,森林还能够有效地吸收其他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因此,公司购买的可不是“新鲜空气”,签下协议后,意味着新造林将为全球气候“打工”,付出其20年内的碳汇功能。 农民可分四成收入 由于这片森林将提供20年的碳汇工作,如何确保树木在20年内不被非法砍伐?“按照森林的生长规律,只能当树木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进行一定量的间伐。”涂绪中说,在项目设计初期,根据地方不同、土壤等环境的不同大渡河造林局选择了不同树种,包括光皮桦、红桦、马尾松、杉木等共12种树木,目前长势喜人。 但新造林涉及到我省西北部一共5个县,共21个乡镇28个村,且造林地块之间并不互相连接。“农户也要参与分成,他们不仅提供了这片森林的土地,也是森林的管护者。”涂绪中介绍,项目通过当地农户和社区提供土地、大渡河造林局投资造林的形式展开后,确保农户能得到分成。因此,森林本身归当地所有,且农户或社区将得到60%的木材收入和40%的碳汇收入,并享有全部的非木质林产品收入。 我省另一碳汇项目洽谈中 “本项目的新造林也在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对栖息地的保护也起了作用。”陈宗迁介绍,本次的碳汇项目不仅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化,还可以通过提高保护区周边森林生态系统景观的连通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长江上游水土保持能力,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将产生多种效益。 省林业厅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宗迁说,虽然我省森林已达2397.4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9%,但在凉山等地还有不少荒山。“目前,在我省西北部,还有不少适合碳汇项目的土地。”据介绍,本次即将进行预售的碳汇项目将开创四川森林碳汇项目的先河,今后还将继续推动我省碳汇项目的发展。据透露,目前,已有另一个双边森林碳汇项目正在洽谈中。
“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实施各方在省林业厅的碰头会,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但比起这一项目长达5年的长跑,这算不了什么。如不出意外,本周内这个项目将成为继“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后,国内第二例注册并实施的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其单边模式则开全国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