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落实中央“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决策部署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向,形成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三阶段、五结合、全程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做好大学生创业指导和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成效显著。 一、更新观念,升华认识,建立明确清晰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学校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创品牌,科学育人强素质”这一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两创”战略,坚持以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增强专业素养、训练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造性人格为主脉,将专业教育、实践训练、人文教育和创造力训练有机统一的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整体性研究、设计、探索与实践。 一是认识创新创业内涵,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明确以生为本,崇尚创新、强化能力的创业教育理念,在内容上坚持与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相结合,在途径上推进“三段式·五结合·全程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鼓励探索、激励创新。二是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设创新创业类基础课程,弘扬创业精神。如,在大一新生中开展“我为创业做准备”、“我的职业梦想”等系列讲座,并组织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调研,近五年来共有36087名学生参加。三是培养学生创业典型,发挥带动作用。学校共有8家学生公司获得创新基金等各级各类资金支持共计42万元;涌现出郑达、丁芹燕、方文浩等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 二、扎实推进,锐意进取,贯彻实施“三段式·五结合·全程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学校“三段式·五结合·全程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专业教育为导向,以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在理解、领悟、参与、体验及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它具体分为课程式、实践式和综合式三种,三种模式分“三个阶段”全程开展,总体可归纳为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化运作,积极采取“创新创业与专业、与企业、与校友资源、与技能竞赛、与实习相结合”的五结合措施,针对不同学年学生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业精神、训练创造能力,形成推动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1、规范创新创业培训,建设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学校创新创业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选修性的创新创业讲座,它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启蒙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启学生的创业思路,树立创业理想。二是课程性的创业启示,它是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在挖掘本课程应有的创新性、创造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培养和丰富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三是专业性的创新创业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针对某一领域或行业,如何进行创业而专门设置的学科课程,具体课程有:创新思维、机械创新设计、创新创业与就业等68门。创新实验课程每年预算支出120万元,2015年建立浙江省创客中心,针对全校不同的专业开设了多达58项的实验实习课程,覆盖了全校所有学生,每学年实施能够达到48项,实训班周达到1756班周次。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取得了一大批教学改革成果:9门国家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11个省新世纪教改项目,39本省级重点教材。其中,省级重点规划教材《创新创业与就业》,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必修的课程,两门课程共36个学时,2个学分。该教材还被其他高职院校采用,2015年,《创新创业与就业》发行量达2万余册。 2、依托基地建设,创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1)通过建设校内外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物质保障。学校通过设立就业创业指导站和创新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建立校外创业见习基地协议,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能在这些基地进行创业见习和培训。学校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96家,合作企业516家。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标准62个,企业支持学校的兼职教师数251人,承担教学课程数159门。入驻创新创业园孵化的学生公司累计31家,有500多位学生得到创业实践锻炼。 (2)通过“双休日工程”,为学生创业实践搭建活动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讲座、项目训练、成果展示、社团活动等进行整合,在双休日期间全面实施,为学生创业实践搭建活动平台,学生可依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学习,如创业心理实训、创新创业技能培训、融资技巧等,为成功创业积累知识和力量。每学期的双休日工程项目中,创新创业类项目近10余项,学生参与人次达600人。 (3)通过评选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立项扶持学生创业实践。通过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对学生申报材料进行公开评审,并确定立项类别。对于立项的创新基金项目,主要在应用技术创新经费、试验发展费用、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费等方面给予资助。对于立项的创业基金项目,从公司注册手续的办理、企业税务的代理、经营中的管理培训及相关政策的把握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仅去年,学校就获得授权专利 248 项(其中:发明专利 1项,实用新型专利116项,软件著作权15项)。成功向企业转让专利8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20项,其它60项)。纵向课题 58 项,横向课题项目 51 项,到款经费 652.638 万元(纵向 96.85 万元、横向 540.488 万元,专利转让到款15.3万元),为60余家企业提供了科技服务。公开发表论文235 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篇。同时在校期间开始创业的学生创业团队已经达到40余个,营业额达250万元,成功孵化12家学生注册公司,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4)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提升创新创业工作影响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