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室介绍: ---- 聊天室基本原理是,抛开OGI和WWW服务器,根据HTML规范,接收到浏览器的请求以后,模仿WWW服务器的响应,将聊天内容发回浏览器。在浏览器看来就像浏览一个巨大的页面一样始终处于页面联接状态, 这就是一个专门的聊天服务器,一个简化了的WWW服务器。 ----这样相比CGI方式来说,聊天室的优点就很明显: 不需要专门的WWW服务器,在聊天服务器里完成必要的工作,避开耗时的CGI 过程。 如果使用单进程服务器,就不需要每次产生新进程。 数据交换完全在内存中进行,不用读写文件。 不需要定时刷新,减少屏幕的闪烁,减少对服务器的请求次数。 ----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实现流程。 一、 聊天服务器实现流程 ----用户数据输入都是通过URL传送,下面是几个URL实例,结合后面客户端流程,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结构。 ----这是一个用户名密码均为‘aaa\'\'\'\'的聊天用户登录系统,说了一句话"hello",然后退出所产生的一系列请求,其中密码用系统函数crypt加密过: 二、 客户端具体登录过程 ---- 我们先看看聊天界面: ----聊天界面由三个frame组成,其中chat帧是聊天内容显示部分,talk帧是用户输入部分,包括聊天内容输入、动作、过滤以及管理功能都在这一帧输入,names是在线名单显示部分,这一部分是定时刷新的。 ---- 让我们从浏览器的角度来看看进入聊天室的过程。 ---- 1.首先浏览器请求页面: ---- 此时产生了一个连接到服务器聊天端口的联接,并发送了一行数据: ----2.服务器生成一个session ID,验证密码以后,发回: ----然后服务器关闭联接。 ----3.浏览器收到以上文件后,将会依次打开三个联接(其中的$sid和$encrypt_pass是变量): ----这三个联接中的第一个联接chat在整个聊天过程中都是保持联接的,这样从浏览器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始终下载不完的大页面,显示效果上就是聊天内容不是靠刷新来更新,而是不断地向上滚动。通过察看代码可以看到,然后就是不断增加的聊天内容. ---- 另外两个联接在页面发送完毕以后,就关闭了。 ---- 这样一次登录聊天室实际上有四次联接,但登录完成以后,只有chat帧的是保持联接的,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聊天信息,这是聊天室的关键所在。 ----在服务器端储存了所有参加聊天的客户的chat,当有人发言时,服务器就向所有chat发送聊天内容。 ---- Talk与names帧的html实际上和普通的form是一样的。 ---- 4.在用户登录以后,服务器端保存了一张包括用户信息的表格: ---- 在perl实现中,我们使用哈希结构储存信息,以session ID 作为key索引。这样的存储结构便于存取数据,回收空间。每个客户信息是一个数组: [name,passwd,privilige,filter,login_time,color]:储存chat帧联接name:用户名passwd:密码privilige:权限filter:某个用户的过滤列表的引用(reference)login_time:记录登录时间,以便以后清除一些超时联接 color:用户聊天颜色 ----以上用户数据大部分是在login阶段,用户通过密码验证以后填入的。只有chat要等到chat帧显示以后才得到。如果超过一定时间,还是没有填入,说明浏览器取得主框架以后连接中断了,这时候就需要删除该用户数据。 ---- 以上是聊天室核心部分,其他部分,如用户注册、改密码等可以沿用CGI聊天室代码。 三、 需要改进的地方 ---- 目前提供了聊天、悄悄话、动作这些基本聊天功能以及过滤用户名单这样的附加功能。管理功能完成了踢人、查IP、任命室主。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稳定性:目前聊天室还没有经过大用户量测试,稳定性还不能充分保证。由于是单进程循环服务器,某个用户通信死锁将导致所有人死锁。如果采用并发多进程服务器,可以使稳定性得到提高。但这样的系统对服务器资源消耗也会大许多。 ---- 功能:自建聊天室等功能已完成,这些外围功能在稳定性有保证以后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加入。 四、 聊天室分类 按功能分类可以看出,聊天室可分为语音聊天室和视频聊天室 语音聊天室:即聊天过程中以语音为基础进行交流,为了避免聊天室太混乱,就引入了排麦的概念,即要讲话的都点击自己的麦,加入下次发言的队列中,按先申请先发言的规则来玩. 视频聊天室:一般集合了语音聊天与文本聊天,视频聊天过程中对网络带宽要求更高,电脑需配置有摄象头才能发送视频信号.真正做到面对面的聊天 首先要说,编写真正好的聊天室已经超出了CGI的范畴,要求不仅对语言而且对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有一定的了解,需要一些经验的积累。简单的说就是编写端口守护程序,这里牵扯到socket编程,进程间交互,(二者都是比较古老的技术),以及HTTP协议。前面"天水"同志已经贴出了这部分的C代码,我只是稍做解释。聊博高手一哂。1.socket编程,利用UNIX的socket抽象概念打开服务器的一个面向连结的端口,等待外部的联接请求。 perl语言使用名空间IO::Socket::INET,在新版本的perl中我推荐使用HTTP::Daemon配合HTTP::Request(可以简化HTTP处理过程)。2.进程间交互,这是实现不刷屏的关键所在,socket连结后通常利用子进程完成与用户的具体交互工作(当client存在,子进程一直与其保持连结,不首先关闭连结),而父进程返回等待其他连结请求。 父进程与子进程间的交互工作通常用管道pipe()来完成,这里使用单工管道即可,即父-〉子。工作是这样的:当有内容提交,父进程将它通过管道传递给所有存在的子进程(通常保存在hash中),然后子进程分别发给各自的client.看起来不难。 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判断用户client是否关闭连结。二是子进程退出后,捕捉$SIG信号。这两点很重要,开放过多的进程,管道和将大量的信号全都仍给操作系统,它还受得了么?保存管道的hash也不能越来越大吧?3.HTTP协议,就是分析用户的HTTP请求,并且返回HTTP应答。 首先看看请求是什么方式,get还是post,当然还有一些不常用的。get处理起来比较简单,post要通过head的信息read()body,网上对HTTP具体结构的阐述很多,我就不多说了。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个是换行符问题,新手就把它都当作 即可。另一个是HTTP1.1同老板本在处理post时不太一样。掌握了以上内容,可以尝试编写一个简单的HTTP server,会很有满足感的^_^ perl继承了大量的c的*.h,编写上述问题完全可以胜任,细节都和c很相似,请关注perl朋友,对它有充分的信心!上面说的前两点都是跟操作系统相关的,NT还不行,我在activeperl5.6上试过,并不像传说的,有很多问题。不修改代码直接在NT上使用我们只能期待更完善的activeperl了。错误之处请高手纠正,共同进步。(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