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桦
8月10日是个难眠之夜,我决定把我的出行工具卖掉。不知在中国大家会如何处置类似事宜,但在甚或整个美国,思路是清晰的。如果你并不十分反感编程式语言,请允许我用最简单的方程式表达:
23:00 登录凯利蓝皮书(KBB.COM)的二手车条目;
23:10 完成年份、车型、自动/手动、里程数等选择项,得出我的超级宠物作为一辆二手车的市场价—4200美金,考虑到收音机已在一次偷盗事件中消失,我勾掉了200零头;
23:20 登录Craigslist,选择我所在的城市;
23:30 发布二手交易广告,点击发送按钮;
24:00 已上床休息的我吓了一跳,一条短信从iPhone上蹦了出来:“对不起这么晚打扰你,我只是想问问你车的情况……”
6:30 一个在旅途中的老先生坚持马上看车:“噢,您不用洗车,因为我明天就回加州,想给女儿买辆车。如果一切顺利,我打算今天就开走它。”
7:10 一名来自旧金山的工程师:“你的车还在吗?我想下班后开车过来看一下。”
除了马不停蹄的近30个电话,电子邮箱同样是满满一箩筐的看车邀约。之后,我几乎迎来硅谷生活最繁忙的一天—36个小时,一场壮丽的卖车故事,美国人、欧洲人、墨西哥人、印度人及华人陆续登场,各国文化在千奇百怪的讨价还价中尽显。
有关Craigslist的大名,我在到达硅谷之前即已听闻,比方说,它开办几年后即让其所在湾区报纸就业广告收入每年损失6500万美元,并重创其它传统分类广告业务,又如其流量早已进入美国网站排名前十,让美国在线交易鼻祖eBay大惊失色,慌忙买入其的25%股份,仍觉惊恐(它不可能再占更多股份),于是在2005年作为战略性防御,在全球推出了同类模式的内部项目。
世界上许多知道Craigslist的人都听过上述“神话”,但它们未免冷冰冰。而我作为一名用户,关于Craigslist的感受贯穿了我的整个硅谷记忆。
从第一天带着三件与我一样高的行李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下飞机坐在图书馆检阅这个网站上有关房屋租赁的信息,到迫不得已的四次搬家,到我通过它找到第一个语言伙伴,再到我在上面卖掉了柜子(20美元)、沙发床(40美元)、吸尘器(60美元)—我对这个网站充满感情。它向我展示了当日美国的社会百态,更重要的,它虽然不像iPhone那样炫,却难能可贵地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的意思是,即便是一个月薪只有1000美金的贫困人士,也能享受到它的好处。
这里所说的好处便是:免费但高效。我出售或求购所有的二手货品,从发帖或寻帖到完成交易不超过5天。我没花一分钱,去让仍有价值的东西得到了流通,对方以低价收购了自己需求,而我还赚到了钱,所不同的只是我们身份的偶尔切换,或买家或卖家。
那么有了eBay,Craigslist为何还能书写神话?这是一个好问题。后者处理的是旧货品的私人买卖,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这一巨大市场的潜力所在。其业务模式的关键字是“个人对个人”及“见面交易”。
我没有去写Craigslist的创始人到底有多么怪异,是因为媒体经常迷失在科技神话人物的塑造中,却忽视了一个产品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是其产品逻辑。
看到一个个idea被飞速拷贝至中国,我常感觉头痛。在中国市场,类似Craigslist的用户需求也许还未被真正召唤起来。这是一个极需耐心的细分行业,但至今我只看到过百姓网仍聚焦在该行业的基本模式上,其它曾在同一起跑线的网站或已忙着吆喝团购业务,或正为利润疯狂建立销售团队,将成本转嫁至用户头上。这是本土化的必要改装吗?我不这么想。
作者:杨琳桦
驻硅谷资深媒体人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