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青岛市紧紧把握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机遇,超前布局,通过“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倾力打造,推动发展引擎更快地向创新驱动转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84号)中,迅速出台配套措施,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步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建设市级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35个,发展创业创新经营主体331个,人员总数达4114人,带动就业人数22722人。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政策支持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青岛市《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017〕29号),并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进行宣传发布。《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组织保障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由市农委牵头,明确推进机构,加强工作指导,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强化督促检查,加强经验交流和推广。要求区(市)政府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工作开展。 二、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积极搭建农村电商发展平台,鼓励创业人士网上创业,建立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全市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园区132个、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社516家、农村电商平台550多家,其中营业额超过千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28家,年交易总额55亿元,带动农民就业4.6万人。以莱西东方柏农电商平台为例,公司每年在线销售特色农产品1200多万元,价格高于市场均价10%以上。胶州市和即墨市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县,即墨大欧等4个村被评为“2016年度淘宝村”。青岛农业创客空间已建设孵化面积共17.56万平方米,已成功孵化47家小微企业和创客项目,入孵企业总计年营业收入达2亿元,已带动就业人数500余人,吸纳应届毕业生100余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三、培育创业创新平台 2017年创建市级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共有35家,其中11家园区(基地)列入了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以农业种植园、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生态观光园为主,园区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为返乡下乡本乡人员创业提供项目支持等帮助,以此更好的促进产业聚集,推动园区的发展壮大。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的创建增强了农村创业创新力量,为农村创业创新搭建了载体和平台。平度市开展“农创平度”建设,支持培育农创体,农民创业人数达到13354人,同比增长42%,涌现出智汇谷农民画创业明星代鲁、发展蓝莓产业的“女创客”田素峰、农机发明达人刘德波等一大批农民创新创业明星。 四、深入推进创业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创业帮扶为重点,以项目带动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创业培训,实现了培训促创业,创业带就业的良性互动。一是以帮助农民创业为目的,创新培训方式。充分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农民创业培训力度,完善创业培训内容,注意收集各类创业人士的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汇编成册作为教学辅导资料,使教学灵活生动,具有说服力。二是以帮助创业者成功为目的,建立创业创新帮扶体系。我们重点把握科技含量、投资金额等指标,并针对不同的群体,举办相应的项目推介会,使创业农民找到合适的创业项目,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理念。各区市成立了创业咨询指导专家志愿团,采取“门诊式”“会诊式”“出诊式”等方式,免费为农民提供创业帮助和指导。三是以帮助创业者发展为目的,健全和完善创业长效机制。对创业培训的农民不仅要“扶上马、送一程”,还要“帮到底”。建立了相关培训协会,以协会的形式将“小老板”们组织起来,通过协会的组织联系和纽带作用,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五、重视休闲旅游农业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文化创意、养生养老、农村绿化美化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打造农业景区景点、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庄、休闲农业专业村和特色风情小镇等,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民变导游”。全市休闲旅游农业经营主体达737家,农业节会80余个,国家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村(点)28个、省级118个,休闲旅游农业年接待游客1000余万人次,收入400多亿元,受益农户30多万户。 六、加大财税政策支持 将创业创新项目纳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范围,符合财政补贴政策的,按规定给予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创办小微企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按规定给予最高2万元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符合条件的,按照每个岗位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拓宽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融资渠道,率先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为契机,不断完善农村“四权”担保融资政策,全市土地经营权等“四权”抵押贷款余额4.52亿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