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柳城县大铺镇街头焊接电风扇上的电路板。新华社发(邓克轶摄) 今夏,炎炎烈日下,与骄阳一样灼热的,还有百万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 6月底,由4000多名本科生组成的400余支清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陆续出发,支教、调研、社会实践,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7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千余名学生组成了108支社会实践团队,奔赴覆盖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 7月21日,山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冒雨深入文登市葛家镇西于村,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 下农田,走大山,在与人民大众、社会生活的亲密接触中,青年学生收获成长,收获感动…… 感动中找到自我价值 “调研山路十八弯,但不走这一趟路,不来到沐川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县城,我们这群象牙塔里的学生,永远不能亲身了解祖国山区农村的真实情况。”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7级本科生蒋丽斯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是调研“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的具体情况。这段难忘的经历,给蒋丽斯印象最深的不是酷暑中如何踏着羊肠小道,找到分散在大山里的村民们;而是当地人对他们的热情和诚恳:“在这里,我们被称为‘知识分子’,实践使我深刻意识到我们的价值不等于就业市场开出的工资待遇,而是应以我们所背负的社会责任来衡量,以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来计算。当地人民把一份沉甸甸的期望托付给了我们,我们唯有更加努力,更加勤勉来回报社会。” 一段经历,留下无尽感动,但对于青年学子来说,这更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和升华。 学会沟通,磨练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向南即将参加8月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今年调研的课题是《城市乞讨现象的伦理分析》。调研的地方选在了北京。为了此次暑期实践,向南整个暑假都不能回家,但他对这次实践非常期待:“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我们已经筹备了3个月,但估计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相信我们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向南的同学,中国人民大学08级新闻学院的王铭已经经历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刚刚结束的“两岸学子彩虹计划”的志愿工作中,王铭主要负责接待来自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的学生,通过座谈、参观等交流活动,台湾学生近距离地了解了祖国内地的生活和文化。 由于要全程安排他们的活动,衣食住行都需要王铭考虑周全。为此,王铭白天要做陪同导游,晚上还得筹备第二天的具体事务。他说:“经常是十点半送他们到宾馆,我们再返回学校安排第二天的行程,有时候要深夜一两点才能睡觉。” 虽然辛苦,但王铭提起“彩虹计划”仍然很激动,他说:“分别晚会时我们大哭了一场,大家在一起的时光真的很难忘。台湾学生跟我之前想的不一样,一开始我很担心文化差异的问题,但通过八天的相处,我们真的是打成了一片。” 针对一些大学生暑期实践太过功利的现象,王铭谈了自己的看法:“志愿活动本来就不应求回报,我们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收获一段难得的友谊。” 在完善制度中提高实效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这是多年来高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然而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些制度安排上的缺陷正在一定程度地削弱社会实践的实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也需要组织模式、制度设计的改进和完善。 参与实践,蒙混过关,这是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实习实践的时间与考研复习发生冲突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一名多次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分析道:“许多学校对实践活动有硬性的学分规定,但一些同学确实因为实习、考研的时间与暑期实践起了冲突,所以会出现个别随便应付或者蒙混过关的现象。” 更多的学生则表示,“学校为我们创造的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形式很多,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靠的是自觉,只要你真正投入了,绝对有收获。不过也希望学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将暑期实践活动与考研复习的时间协调好。” 北京师范大学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副部长孙薇薇则认为,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评价应该建立在选题的创新,计划总结的严谨,调研报告是否对社会有贡献,学生在活动中的心得等基础上。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宣传通知、立项选拔、经费赞助到结项评优都做了许多工作。希望今后能够搭建更好的平台和制度,丰富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保障暑期实践活动有效地开展。对此,清华大学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李昕明深有同感,他说,近年来的经验让我们认识到,带着问题去实践才能让社会实践收获更多实效,今年我们特别在组织模式上进行了调整,强调了主题设计,让同学们有针对性、有思考地收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