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宁波鄞州区栎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原本门可罗雀,这段时间却忙起来了。每天一大早,村民们便挤满了诊疗室,大学生村医应波挨个细问症状。一天下来,看病的村民有五六十人,有时他半夜还被叫起来接诊。 “大学生村医是阿拉农民的新赤脚医生。”日前,一名正在看病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比较偏僻,离最近的医院约半小时路程,大学生村医进村后,看病放心多了。 目前,鄞州区已有194名大学生村医,遍布全区各村。已有77.3%的门诊病人初诊选择在农村医疗机构就医,比3年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 区卫生局局长俞曹平介绍,最近3年,鄞州连续每年投入1000万元,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农村医疗硬件更加接近于城市,但是仅靠原有的“赤脚医生”,无法让农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要让农民在家门口看好病,关键是把好医生请进村。鄞州区近几年实施大学生村医计划,每年招聘一批医科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该区还选送一批大专生到医科大学委培,毕业后充实大学生村医队伍。 大学生村医各展所长,精心守护农民健康。应波在大学学习中西医结合技术,毕业后跟着国家级名中医黄志强钻研中医医术,掌握不少良药偏方。他把这个绝活带到了农村,使众多农民受益。60多岁的任梅娣曾是老病号,经常头疼感冒。应波诊脉发现,她患的是中医常说的体虚症,仅靠西药难以治本。于是他边用西药去除病症,边让她服中药调养,效果很好。 大学生村医更像农民的健康“管家”,改变了不少农民的就医习惯。张家漕村的吴玉英患有高血压,跟村里220多个同类患者一样,从不去医院检查,身体不适就胡乱吃些常用降压片。大学生村医赖黛黛发现这一情况后,挨个上门为患者检查换药,还告诉他们健康的饮食起居方式。几年下来,村民学会了自我保健,全村慢性病并发症发病率不到1%。 大学生村医下得去,更要留得住。该区为下村大学生腾出300个事业编制,区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3万元至5.5万元,对到边远山区的大学生村医每人每月发放300元至500元专项补助,收入不比城里医生差。区里还经常邀请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这些措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村医到农村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