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在湖北咸宁,有一个叫师智敏的奇人。这个奇人,是2008年的奥运火炬手,还曾经跟湖北省省长一起去央视,接受知名主持人的采访。可在他的家乡,大家谈起这个人,却都说他曾经是个叛逆的问题青年。他读大学时干了一件轰动的怪事,放着录取分数高的大学不读,偏偏要背着家人,主动转学到录取分数低30分的大学。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莫名其妙的举动一经媒体报道,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教师李本营:当年我们读中国青年报的时候感到很震惊。怎么一个读华工的学生,他不愿意读华工,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要转到不被人们看好的一个农业大学里面去。 村民顾夕俊:好像他脑子怪怪的,你看读华工不是很好吗?就业什么都是很好,是吧? 那个引起媒体争论的人就是师智敏,他当初怪异的举动让很多人替他惋惜,可更让人惊奇的是,正是因为那次转学风波,以及接踵而来的媒体报道,竟帮他做了一次媒,让他找到了千里之外一位小他五岁的女孩。他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彻底的改变。从七亩六分田开始创业,历尽一路磨难和艰苦,创下年销售额过千万的产业。 师智敏的传奇故事得从他19岁讲起,1994年高考,在填报填志愿的时候,大家都会填有把握的学校,可师智敏却偏偏要跟自己过不去,在志愿表上填上了一个自认为考不上的大学。 师智敏:心里面有自己的小算盘。最后我就填了一个我认为考不上的学校。 没想到命运竟然和师智敏开了一个玩笑,在高考的时候,师智敏超常发挥,意外地以610分的高分考上了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可谁也想不到,读了不到一年,他就背着家人,偷偷从华中理工大学,主动转学,转到了高考录取分数低30多分的华中农业大学的果树专业。而这次转学,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师智敏转学这件事,成了华中农业大学的新闻。在当时,这是绝无仅有的。为保险起见,华中农业大学的教务处还特地多方打听,调查师智敏这个学生到底有什么问题。
图解: 师智敏:当时调查我,恐怕不是调查我是不是在学校违纪,被学校开除。是调查这个人精神上是不是正常的。 师智敏转学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一场风波,不禁让很多人怀疑师智敏精神是不是有问题,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很多媒体也纷纷报道师智敏转学的怪事。我们采访时,师智敏特地带我们到图书馆,找到了一篇对他至关重要的报道。 师智敏:就在这。 记者:就这个? 师智敏:《“过瘾”的师智敏》。 记者:为什么加引号? 师智敏:这个为什么加引号呢?是因为在我们湖北这边,过瘾这个词,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过瘾也可以说你这个人很怪、很傻,也可以说你这个人很过瘾。 为什么师智敏好好的要从分数高的学校主动转到分数低的学校呢?正当媒体还对此争论不休的时候,那篇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却给师智敏带来了桃花运,并进而改变了师智敏一生的命运。 师智敏:就是因为有了这篇文章,后来有很多人给我写信,我老婆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你就因为这篇文章找到了个老婆是吗? 师智敏:很划得来是吧? 当时师智敏收到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来信,但是最后一个写信给他的人却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画面中的这个姑娘叫杨玉凤,1995年12月9日,杨玉凤还是四川绵阳一所中专的学生,她当时正在用废报纸擦玻璃,无意间她看到了废报纸上关于师智敏的报道,报纸上的一段话,打动了这个姑娘的心。
图解: 杨玉凤:就是这段转学申请的这段话,十几年过去了,我都记忆非常深刻。农村不仅仅需要拨款,更需要是农业人才。我觉得非常有理想,很想向他学习,我就马上给他写信。 原来,师智敏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个问题青年,这个农村长大的孩子,一直对农业有着特殊的感情。高考的时候,他本来是想报农业院校的,但迫于家庭的压力,他的第一志愿填报了一个自己觉得考不上的理工院校,同时使了一个小伎俩,把第二志愿填为自己喜欢的农业院校。谁知道,却阴差阳错考上了华中理工大学。读了不到一年,为了自己当初的理想,他瞒着家人转学到了华中农业大学。 1998年,师智敏大学毕业之后,为了跟心爱的姑娘杨玉凤走在一起,他又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 教授蔡礼鸿:推荐他到一个机关里去工作,这应该是很好的机会。但是他居然把这个事情就婉言谢绝了。他没同意,他说他还有别的想法。我说你想法是什么样的?这个呢,我想这里面有一部分是爱情的力量。
图解: 1998年,师智敏去了四川的一家农业公司工作,这样既能和杨玉凤相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从小到大对农业的热爱。也正是师智敏对农业执着的热爱打动了杨玉凤,1998年底,他们结婚了。 2000年,师智敏听说家乡桂花镇在发展桂花产业,桂花苗行情一路看涨。他就带着妻子回到家乡,跟大姐借了六千元钱,准备种植桂花。 师智敏是当时村子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大学生,听说他要回家来种桂花苗,村里人都很不能理解。 村民师家全:你书读得再高,用那么多钱,父母在家里做农业辛苦,你还是回到乡下来了。 几个月过去了,因为不懂技术,师智敏插下去的桂花苗几乎全死了。不但没挣着钱,还欠下了6000多元的债,他跟妻子不得不再次外出打工还债。深受打击的师智敏和杨玉凤立下誓言,五年之内,不谈创业。 师智敏:我说这次再要出去,没有五年,我们就不要回来。 2000年8月,师智敏带着杨玉凤到攀枝花的一家枇杷种植园打工。因为勤快能干,他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月薪四千元。可是,就在这时,他受高人点拨,得到了一个挣钱的秘密。为了这个秘密,2002年,他甘愿放弃高薪工作,甚至违背自己当初的誓言,提前3年回家再次创业。正是这个秘密,成就了他日后年销售额过千万的事业。 然而接下来,村民们就发现,师智敏的举止非常奇怪,他们包下了七亩六分田,却只种其中的六分田,其余的都荒着。就是那六分田,也种得很不规整,乱七八糟地种了很多品种。 师智敏的姑父顾明友:他不解释,你搞不清楚他怎么回事。我说你一个大学生,不务正业。 师智敏的母亲韩桃梅:挺不光彩,他的姑父说他,我都不好意思。
图解: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发财机密呢?师智敏之前回家创业就已经搞砸了,还欠下了6000多元钱。很多人都怀疑,这个年轻人是不是又由着性子胡干。可师智敏却根本都不解释。因为这七亩六分田里,藏着他在四川攀枝花打工时得到的秘密。就是这七亩六分田,成为他日后1000万财富的发源地。 当时,师智敏把全部的积蓄都投入了那七亩六分田。和杨玉凤的生活过得很苦。这里,就是他们当时住的房子,在他们搬进来之前,只是没人原意住的一间空屋。 师智敏:到延安的感觉怎么样? 记者:到延安了? 师智敏:这是我们的革命圣地,我们当初就从这里开始的。 师智敏和杨玉凤,就在这里过了最苦的三年。当时没人理解他们,他们只有彼此无条件的支持。回想起当时的情境,杨玉凤还是忍不住伤心。那时候,他们经常连一顿肉都舍不得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