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梦”破灭之后,他在农村找到了发展方向 大学生邵向辉乐当“猪倌” 青青的番石榴挂在枝头,儋州那大镇侨南村村民邵向辉站在树前仔细挑选,摘了一个饱满的番石榴,轻轻掰开,汁液飘散着淡淡清香。 果树前是邵向辉的猪舍。16个猪栏一字排开,200头大猪膘肥肉满。猪栏前一道泄粪沟将污水引到不远处的沼气池中。 1998年,邵向辉从湖北大学毕业,想在外面闯荡一番,他从广州到深圳,再到东莞,从电子厂到服装厂,从搞技术到跑业务,换了很多工作,虽然有所收获,但更多的是在外闯荡的无奈和彷徨,一番折腾,邵向辉的“城市梦”动摇了。 2005年,一番思想挣扎之后,邵向辉回到侨南村老家。回乡后,他苦寻致富项目,最后选定一家大型养殖公司进行“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在村中建起猪舍,引进几十头小猪,发展养殖项目,当起了“猪倌”。几个月后第一批猪上市,赚了7000多块钱,现在这个猪舍存栏量达100头。 2006年3月,省领导到邵向辉的猪场参观,并夸奖他是致富先锋,他激动得流出了眼泪。回乡创业的种种辛酸被幸福的泪水冲刷掉了。 “种橡胶只能温饱,要想致富还是要搞一些副业。”邵向辉经常向村里人讲述他的创业心得。原本村里只有一两户养猪,规模很小,看到他不断扩大养猪规模和不断改善的生活,村里年轻人也纷纷加入养猪队伍,很多人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2008年8月,他与村里几个年轻人合计,决定尝试新的养殖项目,带头引进东江玉兔,这一项目得到了儋州市外事侨务办的支持,提供兔种、兔笼和半年的饲料,他们利用村里闲置的房子养殖,规模很快就发展到2000多只。但遗憾的是,2009年底,东江玉兔的项目以失败告终。 失败给了邵向辉更多的启示。2009年,他投资3万元,将自家的养鸡场改为养猪场,使自家的猪存栏数达到300多头。他说:“经过多年的养猪,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可以探索一条养殖加销售的模式,利润将会是现在的二三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是要扩大养殖的规模,才能具备市场竞争力。” 邵向辉在致富的同时,也想到村里仍未走上富裕路的乡亲。他觉得养猪虽是一个很好的养殖项目,但是需要较大的场地和较多的人力,村里很多人不具备条件,需要找一些别的项目让村里人做,才能共同致富。今年,经过对肉鸽市场的考察,他准备带头养殖鸽子。这几天,他抽出时间,帮村里十几个人在儋州市畜牧局报名参加畜牧培训班。未来一段日子,他将和乡亲利用周末时间,系统学习病理学、解剖学等多门基础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