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身边同学活得苦 当年报道中的一段文字,今天读来耐人寻味:“柳智宇兴趣广泛,计算机将他的生活变得多彩;哲学则使他保持了平和的心态。面对‘是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提问,柳智宇坦言,学习中经常遇见头疼的难题,但每次他都会将它放下,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思考几天后,总会有所得。” 这样的心态被柳智宇带到了北大校园。在“北大未名站”讨论区里,一名北大在校生发帖《纪念柳智宇学长》时提到一个细节,柳智宇曾说,他在大学呆了两年,发现自己以及身边的同学普遍活得很“苦”。作为一个从苦海里解脱出来的人,他非常希望大家能像他一样活得从容淡定,对世界充满爱。 柳智宇曾多次在北大“阐述他的哲学和理想”。不过在北大内部,因为柳智宇申请了麻省理工学院奖学金,也有学生对他的言行提出质疑。发帖纪念他的学生也提到:“我原以为他会去做NGO(非政府组织)或慈善事业”。 柳智宇遁入空门后,他曾写过的一些文章被好事者挖了出来,尤其是他在北大就读期间写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他参加一次慈善活动后的感受:“想想夫子所说的‘大同’世界也就是这般了吧。仅仅只是一天,我已经感觉到自己在改变。这样想的时候,顿觉人生无限辽阔与富足。” 迷惘如何改善社会 这篇题为《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的文章写道:“到了大学以后,一下子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的方向,发现自己没有取舍的标准。怀抱很远大却显苍白的理想,却不知如何开始行动;未来似乎充满希望,又似乎离现实非常遥远。” 他曾设想:“工作了之后又怎样呢?现代社会节奏非常快,一些行业的工作量很大,还要应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升职、评奖金、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更有家庭需要照顾。”他迷惘,“但是这一生应该做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理想、改善社会?”柳智宇说:“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的智慧是否足够明晰,使得当我们认为自己卸下社会的枷锁时,我们抛弃的不是粮食和水?随大流是安全的,因为能常与人沟通,如果离群索居,我们怎么保证自己不会堕入到自己的情绪和成见的小世界里?” 如今,外人已很难知道柳智宇自己会如何作答。 我们坚决反对孩子的这个决定。这一两个月我已经心力交瘁,他的母亲也病了一场。我们不埋怨任何人,只是感到很无助。柳智宇刚刚毕业还没有社会经验,希望他先到社会上走走,李叔同也是在39岁功成名就之后才选择出家,孩子现在什么都不懂,没法帮助别人。 ——柳智宇的父亲 我看过他的文章,知道他所有的思考都是一下子深入到最终极的问题,所以能够理解他选择皈依宗教作为归宿。但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点遗憾他的选择这么彻底和决绝。 ——少女作家蒋方舟 蒋方舟的“梦中情人” “他的智商起码280以上,只有他可以到让我崇拜的程度。”网友这样介绍柳智宇。他的学海生涯经历辉煌,16岁时成为全国名校华师一附中的学生科学院院长;2006年以满分成绩获得第47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并被保送攻读北大。大四毕业前又成功申请到麻省理工的全额奖学金。 “我的梦中情人是柳智宇。”清华大学在校生、80后作家蒋方舟曾与柳智宇就读于同一所中学,她公开表示,“不是因为他帅,而是因为他是个天才。”(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