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冲锋抢滩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鼓励电动汽车发展政策。中国也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今年9月,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新能源汽车“十年规划”草案已经编制完成。《规划》草案提出:在规划期内,要形成3-5家新能源汽车整车骨干企业;形成2-3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规划》草案与8月18日成立的“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不谋而合,虽然其成立初衷并不在于此:“这是中央企业可能赶超国外企业并在电动汽车领域确立竞争优势的难得契机”,时任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表示。 16家央企欲联合打造一条“闭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备受外界关注。 引路还是驱逐? “电动汽车产业起步可能艰难一点,这条路中央企业先走,现在探险路都没有找到,大家不好跟着来。”李荣融说。 于是16家央企联盟便以引路人的姿态现身,将此前号称“领先技术”、“成熟技术”的诸多说法抛在了身后。 从联盟的架构看,16家央企全部进入下设的三个专家委员会——整车及电驱动专业委员会,电池专业委员会、充电与服务专业委员会。 联盟或者合作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已成惯例,3月15日,丰田汽车就联合其他日本车企宣布成立电动车联盟,称为CHAdeMo。联盟成员主要代表有丰田汽车、日产汽车、三菱汽车、富士重工和东京电动车动力公司。包括这五家主要成员在内,总共有160家公司加入了该联盟,其中包括外资公司和政府机构。该联盟宣布,他们不仅将会致力于电动车技术在日本国内的发展,而且还将努力把日本电动车技术推广至全球各地,以满足全球消费者减少碳排放和降低燃油依赖性的需求。 整车企业没必要投资做电池,这已经是新能源整车企业的共识,汽车企业普遍比较倾向于跟专业的电池企业合作。“动力电池专业性比较强,很多规模较大的电池公司有多年积累的优势,汽车企业没必要去争。如果汽车企业对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都掌控,需要巨额投入。目前没这个必要,我们可以整合利用资源。”一汽技术中心电动汽车研究室主任赵子亮对《英才》记者说,在开发奔腾混合动力客车的过程中,一汽“没有参与单体电池的研发,但参与了电池的集成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 期待为整车企业配套的电池公司很多,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山东海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系统、锂二硫化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4个系列100多种产品。“对于新能源汽车,汽车企业需要考虑如何管理电池?电池企业和汽车企业可以一起来做电池管理系统和均衡模块。”海特公司副总经理陈凡伟说。 然而,在“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面前,这些愿望都将落空。“整车企业在发展电动车过程中,由于缺少可靠的电池、电机供应商,导致这些关键零部件天天变,进而影响到整车电控系统的完善。同时,这些零部件天天变,整车企业也受不了,因为开发一款汽车,需要时间、需要周期、需要经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留平说。 徐留平坦承,目前长安新能源汽车用的电池并不是央企的,但未来联盟内部的三家整车企业——一汽集团、长安集团、东风集团将和电池专业委员会成员中海油通力合作,搭载于其新能源汽车上的将是中海油控股的天津力神电池。 合作大于竞争? 东风集团计划未来5年投资30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长安集团计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要占其总销量的30%;一汽集团则将技术主攻的方向瞄准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并将混合动力系统商品化量产的时间表锁定在2012年。这是“央企电动车联盟”整车及电驱动专业委员会三家整车企业的“雄心壮志”,各自为政的意志能否在联盟之下有所转移,是关乎“领军者”成败的问题。 然而,问题不止于此,充电与服务专业委员会有国家电网、中国普天、中石油、中石化、南方电网以及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牵头,除了新能源汽车大战之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博弈也开始在全国上演。 国家电网宣布,今年将建设7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6200个充电桩,并将逐步扩大投资;紧随其后的南方电网,去年12月,南方电网在深圳投资建成的两座充电站、134个充电桩启用。现在,南方电网的远景规划是将充电设施的建设密集程度和汽车加油站相当,2010年的目标是建设超过80座充电站。 在电网公司争相建设充电站的同时,石油巨头们也在第一时间加入了这场纷争。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这三大石油巨头纷纷表示进军新能源产业,抢先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 8月23日,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宣布,将会通过现有的加油站网络,发展电动车充电业务,未来将会把现有的加油站改造为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而早在2009年7月,中国普天和中海油两大央企就共同注册成立了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该公司定位为“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源供给专业运营商”。(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