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名党员干部“评星定格”,并设置擂台,把评星结果“晒”出来 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推优排队,排名顺序和考核使用挂钩 “我活了这么大年纪都没见过,今年的工程搞得最漂亮,群众都满意。”70多岁的宁夏吴忠市柴桥村农民杨继文笑着对记者说,“工程干得好,全靠乡上包村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好。”时值初冬,在农田水利建设工地上,马莲渠乡的党员干部和回汉群众一起在泥里水里忙碌着。原本约定每天200个义务工,这些日子天天都来400多人。这是宁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行“两管三评一推优”管理考核机制带来的变化。 乡镇党员干部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一段时间以来,还不同程度存在待遇低,交流不畅、提拔无望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为调动乡镇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进、争优秀的积极性,宁夏在吴忠市利通区和青铜峡市两个试点探索实施了“两管三评一推优”管理机制,“两管”,即组织管理、自我管理;“三评”即下级测评、同级互评、上级考评;“一推优”就是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推优排队。 实现自我管理才能激发党员干部主动性。试点地区落实乡镇领导包项目、党员干部包村组制度,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结合个人特长和工作实际,公开服务承诺,通过“年初承诺、年中述诺、年末考诺”的形式激励党员干部实践承诺,实现自我教育。 考核评价是乡镇党员干部管理的一个难题。在一些地方,要么笼而统之,平时不闻不问年底交账,要么领导说了算,存在很大随意性,结果干得好的冤枉,干得不好怨气,群众不服气。“三评”则着力用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激发干部主动性,“下级测评就是依靠群众揭家底、评长短、挤水分,促使干部增强长本事、干实事的内在动力”,宁夏吴忠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兆陟告诉记者,下级测评在下级、同级和上级“三评”中分值最高。各乡镇结合村级组织民主议政日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业主和群众代表等参加,每季度对包村干部的工作业绩进行民意测评。 干得好不好,比比就知道。在同级互评中,试点地区主要采取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在自评基础上,由同级干部现场互评。党支部根据群众评议意见,为每名党员干部“评星定格”,并设置擂台,把评星结果“晒”出来,激发党员干部荣誉感和使命感。“谁要是在星级排名中排在了后10名,就觉得是个‘臊毛’的事,有压力”,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干部袁东红坦言。每个月初,青铜峡镇的干部们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围在墙板前看看上个月的评星结果。大家争着看自己在排队推优中的名次,看看谁又荣获了“当月之星”。 把优秀者评出来,更要把优秀者“推出去”。宁夏加大激励奖惩力度,结合年度考核,由县(市、区)委每年对乡镇党委实行分层考核、分类排名。乡镇党委按照对党员干部进行综合评议,优先推荐使用实绩突出、排名靠前的干部。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利通区和青铜峡市,先后有14名乡镇党政正职得到提拔,22名优秀干部被提拔为乡镇副职,40名干部因工作不力被诫勉谈话,有3名违纪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各县(市、区)还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工作补贴、年终奖金的发放比例。对优秀者予以重奖,优先安排学习考察。利通区马莲渠乡干部马小燕说:“过去干工作是领导安排一项干一项,现在大家都怕落后,总比着干、争着干。” 今年4月,宁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在吴忠市召开全区乡镇党员教育管理现场会,在全区推广利通区和青铜峡市的试点经验,印发了《关于在全区乡镇建立“两管三评一推优”管理考核机制的意见》,要求不断丰富完善,使它成为推动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抓手,成为创先争优的一项长效机制。宁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松南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要把这项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记者 徐荷 夏中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