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丹丹在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反映董丹丹的苦,“苦”绝对不是这位25岁教师的人生味道,而是希望告诉大家这个城市有无数像她一样的打工子弟教师们:一边是繁华的大都市,一边是他们与大都市完全不相称的清贫生活。“卖玉米”是他们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的形象:微小、清贫甚至卑弱,而“教书”则是他们高尚的灵魂,他们是农民工子弟可以依靠的高山,迈向人生理想的桥梁。 童年:11岁当家的留守儿童 早晨5点,董丹丹已经捧起日语书看了起来;6点,董丹丹放下书,开始收拾做早饭,同凌晨1点钟就已起床去采购玉米的爸爸妈妈一起吃饭;7点,董丹丹到达学校,开始一天中最累也是最幸福的教学工作;下午4点左右,上完最后一堂课,董丹丹来到位于北京西四环的四季青桥南,接替卖了一天煮玉米的爸爸妈妈,向过往行人兜售着热玉米,香喷喷的玉米卖给别人,董丹丹自己却饿着肚子;晚上10点半多钟,董丹丹拖着疲惫的双腿向家中走去。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如果没睡,董丹丹就会做上一顿晚饭,如果妈妈已经睡着了,董丹丹也会在时近午夜时疲惫地睡下。这就是一个在海淀行知学校教师董丹丹一天的真实写照。 1985年,董丹丹出生在河南省一个偏远乡村。由于家里孩子多,1996年,董丹丹的父母北漂打工。当时11岁的董丹丹便照顾着8岁的妹妹开始了独立生活。11岁当家,对于董丹丹来说艰辛异常,她使出浑身力气仍然难以应付生活中各种困难。为了上学,董丹丹开始带着妹妹不断借住在舅舅家、表姐家、表哥家、姨妈家……过早地独立生活加上多年寄人篱下,董丹丹和妹妹很小就懂得不给别人添麻烦,经过从初中到高中的几次辍学危险,2005年,董丹丹终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 心愿:把我失去的给孩子们 2008年董丹丹大学毕业后,她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在老家实习两个月后,她迫不及待来到北京与父母相聚。 由于没有北京户口,虽然拿着大学毕业和6级英语证书,但董丹丹却进不了公办学校,无奈之下,她来到了海淀区行知学校。乍到学校的董丹丹傻了,眼前所谓的学校却只是一片破旧的农家院建筑,绿豆大小的操场、四处散落的班级,董丹丹悄悄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当她听说在这里读书的孩子都是跟随父母亲来北京打工的农民工子女时,一刹那,童年的记忆在心中浮现,董丹丹的脚步停了下来,她希望把自己失去的带给这些和自己背景相似的孩子们。 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反映董丹丹的苦,“苦”绝对不是这位25岁教师的人生味道,而是希望告诉大家这个城市有无数像她一样的打工子弟教师们:一边是繁华的大都市,一边是他们与大都市完全不相称的清贫生活。 真正走进打工子弟学校才知道,与家乡实习的学校相比,这里相差的不只是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学生……还有在强烈对比反差下孩子们封闭和缺乏安全感的心灵。一个叫于淼的女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优秀,却对新来的老师抱着强烈的怀疑态度。在一篇周记里小女孩干脆写道:“我从来都没喜欢过你,你姓董,原来的班主任也姓董,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董丹丹并没有因为孩子伤人的话而远离她,也没有为了让女孩喜欢自己而刻意特殊对待她,董丹丹深知农村女孩的敏感和脆弱的自尊心。她以平等的态度与于淼交往,用自己的知识和人品最终赢得孩子的尊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