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的车已开了5年,有人出100万元买。卖了很正常,不卖才叫怪! 1.高价不胜寒 孟子说大丈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其中“富贵”两字最难抵挡。所以说暴富是对创业精神的巨大挑战。 以此来看创业板。截至11月1日,134家创业板新贵,造就了92位身家超过10亿的富翁和另外400多名亿万富翁,人均持股市值5亿多元。他们的企业一年的经营额还到不了5亿元,作为高管能拿到的年薪不过几十万元。现在手中的股票市值这么高,要踏踏实实地用业绩来实现,还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何不一套了之? 他们为什么在业绩平平的情况下,却能让市值一飞冲天呢?取决于两点:高发行价和高交易价。 2009年10月30日,28家创业板公司以高于55倍的平均市盈率集体亮相,引起一片惊呼。这么高的发行价并没有吓退机构投资者和散户,超额认购倍率达到125倍(中签率0.8%)。第二批发行的9家企业市盈率更上一层楼,超过57倍。进入2010年,高价发行愈演愈烈,截至10月27日,134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69.23倍,远高于中小板的52倍和主板的35倍。 高价发行不仅加大了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更直接影响到“上游”。风投本来是专业门槛极高,风险相当大的“冷门行当”。与之相比,为企业公开上市做保荐人不过是“熟练工种”。一般风投会以3~5倍的市盈率参股“创业板种子公司”,很少会有超过10倍的市盈率。如今创业板发行市盈率超过60倍,各路资金蜂拥而至,被投资企业要价飙升到20倍以上。以如此高市盈率进入的风投,必然急功近利,希望被投资企业尽快包装上市,解禁、套现的日子早一天到来。 高价交易是高价发行的延伸,目前创业板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超过60倍。而沪、深两市主板平均市盈率分别在20倍和30倍的水平。在首批解禁的27家公司中,大禹节水、吉峰农机、华谊兄弟等5家公司的市盈率均已过百倍,市盈率最低的特锐德也超过50倍。按10月27日收盘股价计算,134家创业板公司总市值已近6000亿元。排名第一的乐普医疗市值超过200亿元,跃入A股市值总排行榜前200位。 高价发行、高价交易的根本原因在于供给量不足。筹备十年才推出的创业板,一年只批了130多家,计划募集资金330亿元。对于日成交额几千亿元的资本市场来说太小。而中国人的炒新习惯、机构不负责的鼓噪和创业板小盘、高送转的诱惑都是重要因素。让二级市场价格从不适当的高位跌下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业绩一场空 对于股市来说,高价不可怕,怕的是没用业绩支撑的空中楼阁。作为投资机构和高管,如果高股价真的能反映好业绩,那就是一只大牛股,他们怎么会舍得抛呢?他们可是最知道企业资质的。但创业板里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却一抓一大把。 创业板高价发行之初,有评论说“如果业绩保持50%的高增长,50倍市盈率一年后就变成30多倍,两年后就变成20多倍!”业绩高增长神话一度成了创业板高股价的有力支撑。Wind数据显示,105只拥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个股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净利增幅为30.2%,远低于中小板的57.7%,也低于主板37.5%的增速。还有22家创业板公司上半年业绩呈现负增长,有12家降幅超过20%,其中宝德股份降幅竟达82%(西部证券保荐)。到了今年10月三季报陆续推出,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率还不到30%,远远落后于中小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居然有7家公司业绩同比下滑,令人大跌眼镜。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高增长,而是哪些公司可能面临退市。坊间流传的“准退市名单”已有超过十位成员。除“现脸王”宝德股份外,还有华平股份(利润下降76.6%)、南都电源(利润下降69.79%)、朗科科技(创始人邓国顺已辞去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网宿科技等。 3.监管层“背书” 业绩差,价格却高的根源在于什么?这是典型的短缺经济症,而短缺经济最大的制造者就是垄断、是计划经济。 同理,创业板高价发行的根源在行政审批卡住了源头,造成市场的“饥渴”。从正面来讲,如果创业板企业少而精,未来能够出现中国的微软、Google,发行价高些也无妨。问题是监管部门按照选人大代表的方式能选出中国的微软吗? 选人大代表,考虑是代表性:要有社会各界人士,要兼顾各民族,要注意老、中、青配比,要有工、农、兵、学、商,女代表的人数不宜低于上届。临管部门“御笔钦点”创业板企业也是这样,各地区、各行业、各种业态都多少批几只。海外创业板多以高科技创新型公司为主流,我们130多家挂牌的公司真是五花八门,拍电影的、卖户外用品的、设计船舶的,甚至有打印复印文件的。要知道不是各行各业、各种业务模式、各种业态的企业都适于在创业板上市的。试错没关系,但应当让市场来试。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批相当于为拟上市企业做了“背书”,向投资人保证:从数千家候选企业里脱颖而出的企业都非常优秀。 当今科技发展瞬息万变,凭官员的行政审批就能从众多企业中发现未来的微软,从逻辑上根本讲不通。应当让市场决定哪个该上、哪个不该上。行政管理部门的角色不是万能的上帝而是看门狗,只要有投资人感兴趣,股票发得出去就应当准许创业企业上市融资。 4.保荐人吹泡 高增长神话的形成,保荐人功不可没。在前述业绩下滑超过20%的12家创业板公司中,有8家为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所承销。由于制度缺陷,保荐人经济利益与融资额相挂钩,而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发行人融资额越多,则保荐机构从中提取的承销费用就越高。按计划募集5亿元与募集10亿元的操作流程与成本完全一样,收益要高一倍,承销商当然乐于推波助澜。保荐人没有动力去履行保荐责任,却热衷于通过包装将目标公司卖个好价钱。一旦完成了上市圈钱就开始回归真实,才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巨大的滑坡。 截至2010年10月26日,创业板134只股票首次公开发售募集资金总额高达988.23亿元,而原定募集资金不到330亿元,超募近2倍。“超募王”碧水源超募金额近20亿元,第十名大富科技超募约12亿元。在严格监管且缺乏可靠的投资渠道的情况下,超募资金只能存在银行,导致企业净资产回报率大幅下滑。(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