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月4日消息(记者徐慧)海口滚滚创业商潮中,有一个群体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却矢志不渝,他们期待着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大脑,弥补生理的缺憾,他们渴望用自己的汗水争取自己的事业与尊严,用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在精神上站立起来。他们就是海口的残疾人创业者。记者采访诸多创业者倾听他们的创业期望。
残疾人创业融资难
海口新希望技能培训学校讲师郑毅说起残疾人创业很是感慨。当她问起残疾人学员最缺什么时,残疾人学员异口同声地回应道:“钱!”
我市在创业小额贷款上对待残疾人一视同仁。然而残疾人却在申请的过程中有着天然的劣势。按照目前的现行政策,残疾人申请创业小额贷款需要吃财政饭的担保人。但是残疾人创业能力弱,创业风险高,担保人的担保风险系数极高。专门辞职想要在农资行业有所作为的残疾人李小蓉发觉想要找个担保人真的很难。
市残联肢残协会主席李海湘建议政府制定针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创业小额贷款政策。允许各个残疾人企业之间进行联保,互为担保人,让残疾人企业抱团发展。另外,残疾人的致富能力比较弱,建议还款日期适当长一些。
技能缺乏阻碍创业
残疾人大多知识层次相对较低,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残疾人对信息的接受能力慢,对很多法规难以全面了解。李海湘建议残疾人尽量选择一些手工艺方面的项目进行创业。相关的企业可以通过订单的方式帮助、扶持残疾人创业、发展。
残疾人行动不便,学习技术便成了一个难题。传统的师傅教徒弟的方式对于残疾人并不适用。目前,残联针对残疾人有裁缝、电脑、美容等多项免费培训。李海湘希望政府对残疾人能够实行跟踪式培训,针对不同创业阶段给予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帮助。李小蓉则希望在农业方面得到更多政府部门在技术上的指导。
期待部门服务更加人性化
残疾人朱东荣现在在秀英区金鼎路口经营着一家报亭。这个残疾人中的创业能人还先后在服装、影碟、饭店行业做过生意。他建议政府的相关服务能够更加人性化。朱东荣坚持守法经营,按时办理工商、税务执照。但是相关政府机关高高的楼梯实在是让他望而生畏。朱东荣建议政府是否可以对残疾人采取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