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麟波和他的机器人 一群“80后”,他们从事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从国外归来,喜欢机器人,憧憬着未来将机器人带进武汉市民的家庭,让机器人带孩子背唐诗,看管家里的水电煤气,还能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 目前,这样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不过,他们已经在慢慢“养育”市场了。眼下,武汉科技馆、中国科技馆等全国多个科技馆里,都摆出了他们设计的机器人展品。 鲜麟波是新疆伢,2000年进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读本科,保研后学的是机械电子工程,专门跟机器人打交道。 创业的念头一直在一群年轻人心里涌动,终于机会来了。2007年,包括鲜麟波在内的4名同学,以项目研究员身份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发大型仿人机器人。2年时间里,他们呆在新加坡接触到了在国内难得一试身手的仿真机器人。鲜麟波说:“这个机器人1.85米高,90公斤重,位于机器人技术的前沿领域。” 2009年4月,鲜鳞波和另外2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回国创业。起初,他们的理想是做家庭机器人,但是目前市场太不成熟,一个机器人做下来成本太高,却几乎不可能有市场。于是,他们决定另辟蹊径,选择为科技馆设计机器人展品并出售。 “展示用的机器人不需要太多实用性,只要好玩就行。除了电机等部分材料需要购买或委托加工,大部分生产用手工就可以完成。”这很符合鲜麟波喜欢“狂想”的性格。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近年要大兴科普设施建设,一处科技场馆的投资就是几千万到几亿元,机器人展品在其中的占比可达5%,市场前景可观。”鲜麟波说,这一行的竞争者目前不多,国内专业生产展示型机器人的科技型企业屈指可数,而很多科技馆的供应商都是非专业人员,构不成太大威胁。 机器人卖进武汉科技馆 2009年6月,武汉需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3名“80后”海归手中诞生了,鲜麟波任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 为了敲开家门口的商机,他们先主动联系了武汉科技馆。此前,该馆的机器人提供方一直来自四川,鲜麟波的公司恰好填补了省内空白。 为了赢得项目,他不光提供技术过关的机器人,还“附赠”策划、设计、后续服务等,将科普知识贯穿到底。现在,武汉科技馆二楼大部分机器人都出自鲜麟波及其团队之手。 后来,他又从网上了解到,中国科技馆巡展项目公开招标10多个展示机器人。“中国科技馆的项目评审专家都是行业内的前辈,我就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向他们请教,经过多次讨教,对方终于认可我。” 在这个项目中,他向武汉科技馆请求支持。他在国外参与研究项目的经历令武汉科技馆专家很赞赏,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鲜麟波经常在现场客串讲解老师,还手把手教小孩如何通过按按钮来控制机器人,他的小老师身份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参观。 常被别人问“多大了” “看起来这么年轻,你们干得好吗?”鲜麟波经常受困于这些烦恼,“很多人看我名片上写的是‘执行董事’,都是一愣,打量半天,还要问上几句‘多大了,做了多久了,哪里人,有什么业绩’之类的才罢休。” “只有拿出像样的东西来说服别人,他们才不会小看你。”鲜麟波为了打开国内市场,经常奔跑于各地的科技馆,先不看别人的眼光,先把视频拿出来亮相。山西、马鞍山等地一些在建的、还未封顶的科技馆都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了,就等开门后,运送机器人。 管年轻人不能太沉重 鲜麟波管理的团队,全职的有8个人,加上兼职的一共20多人。年龄从22到28岁,都是年轻人,都有个性,都爱冲动。年轻人管年轻人,该如何管? “既然大家的实际情况经常变化,我就给大家定一个永远不变的原则,那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在保证不影响这个目标计划的前提下,一些细节可以忽略。” 每天上午8点半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中午休息1个小时,稍微迟到一会儿也无所谓。他认为,这个团队最看重的是创意,管理起来不能太沉重。 他构想着:“将来,机器人就像电视、冰箱一样走进普通家庭。”可以在网上下载管理机器人的程序,让机器人当“小管家”,没人的时候,看管水电煤气、温度、湿度等,还可以带着孩子背诵唐诗,当孩子的玩伴,也可以做家务、扫地等,但是不能洗碗,因为它不能沾水。 目前,技术已经不成问题,就是量产降低成本的问题。他称,现在生产这样一个机器人,成本得2万-3万元,将来应该能降到6000到1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