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消息(记者左艾甫 通讯员刘明杨)他于2006年通过专升本考试从武科大中南分校升入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考取武科大研究生,实现了学业上的三级跳;他创业半年内便创下了570万元的销售奇迹,被同学称为“最牛内衣王”;日前他创立的公司被武汉某知名集团以1200万元人民币并购,26岁的他跻身于千万富翁行列。他就是日前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牛人解砾,崇拜的目光聚焦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他已悄然成为名人,成为年轻人创业的偶像。 解砾于2003年9月进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学习,就读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他没有为自己是一个独立学院的专科生而自卑,而是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社团,锻炼磨练自己。他说,自己的名字里有一个“砾”,寓意着自己做人做事要像砾石一样坚硬,不怕艰难困苦。很快,解砾的能力和才华便凸显出来,担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等职务。 大二时,热心学生活动的他组织发起了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首届科技文化节,由他担任组织委员会学生工作组主席。因为全部活动经费由学生自行筹集,活动进行的异常艰辛,可他不畏挫折,带领同学跑遍了武汉一家家企业,一所所大学,吃尽了苦头。最终,历时24天的活动,吸引了72家企业单位,24所著名高校,校领导集体参加,长江日报在头版以题为《24天成长一生》长篇报道介绍了活动情况。“这小子不简单!”当时,识他的人,都不由地举起了大拇指,他身上已经显现出比同龄人更多的成熟。 通过那次活动,解砾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也让他今日创业时能招揽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是一个综合素质特别高的人,无论是宏观思维还是细节把握都做得特别好,有现在的成绩也不是一种偶然。”解砾当时的素质导师张改欣老师在谈到他时,对他赞不绝口。后来,解砾成功后,在接受《创业俱乐部》的采访时表示,多参加学校的活动,提高自身的活动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才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实行大众教育加精英教育培养模式,99%的学生按市场“抢手人才”要求培养,1%的学生按“大师”、“大家”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即“99+1”的培养模式。由于他的表现突出,学校边对他格外照顾,他举办的各类活动,学校都对他格外开恩,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对他精心培养,渐渐,他的潜质得以充分开发,也为他以后的创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他大一时,便发现同学对打印的需求比较大,于是他购进了一台打印机,在寝室里做起了打印生意。虽然赚钱不多,但既方便了同学,也满足了自己基本的生活消费。这时,他的创业想法已经开始萌芽。 2008年4月,23岁的他便担任博达教育北大青鸟教务处主任,后又担任该校副校长,负责组建远景教育从事中小学教育培训事业。真可谓年少有为,可他不知足,更不满意现状,后来,他尝试创业,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 他的成功不是偶然,更多的是必然,因为他创业前已经有了创业的“金刚钻”。在母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读书期间,学校的校训“笃志、博学、崇实、拓新”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笃志的他,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从专科生到本科生,从本科生再到研究生,从计算机专业到管理学专业,从家庭贫困到千万富翁,他的历程无不显示出他志向高远、坚持理想的崇高精神。他的求学历程以及在创业中显示出来的好学,让他知识量逐渐渊博,知识结构逐渐完善,成为年轻人学习的创业专家。他崇尚实践,坚持实事求是,面对创业中的失败不气馁,不退缩,而是冷静分析,认真面对,在解砾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和公司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慢慢走到今天。他又是一个善于开拓创新,乐于开拓创新的人,当遇到因市场需求量大增,而存货不够,导致公司被迫停业两周的教训时,他认真思考,迅速引入了一个新的管理系统,才使得公司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他的母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创立了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主张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的成功人才培养模式。解砾渐渐领悟到这一点,并自觉践行这一成功规律。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2006年通过全省专升本统考,以第四名成绩考入武汉科技大学校本部计算机学院,担任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党支部书记,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标兵,武汉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8年一月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以跨专业单科第一、总分第七的成绩录取武汉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该分数超过当年清华、北大初试录取分数线30多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