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产品是建立在产品力上的特色挖掘,你就要小心这种颇具特色的产品塑造。我们曾经把其比方为“特色菜”,而把可乐这种特色不明显的产品比方做“家常菜”. 因为你是饮料,你无法从单次购买里获得可观的利润。“特色菜”好吃,但我们吃的几率太小了;“家常菜”不好吃,但我们得天天吃。在我们的“概念抽屉”里,会无形地把可乐归为“家常菜”,而把啤儿茶爽这样另类的产品归为“特色菜”.啤儿茶爽一上市,我们会尝试一下,或者尝试两次,甚至三次,但你绝对不会一直喝下去。当我们再次在货架上看到它时,我们会说:“那个东西我尝过了”,回头继续买可乐。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把“可乐”归类为“家常菜”经常买,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把啤儿茶爽归类为“特色菜”浅尝即止? 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如果你把焦点放在产品上,你可能塑造出一个“特色菜”;如果你把焦点放在消费者身上,你可能做出一份“家常菜”. 现代营销已经不止一次地提出“向消费者看齐”.简单的道理最难懂!我们更多的理解是从消费者角度看产品,其实这样的解读仍然是把产品作为焦点,而忽视了消费者。这样的解读在过去的若干年内或许是合理的,但放在今天已经OUT了! 在一个产品过剩的年代,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卖点,可是你从消费者角度看,会发现似乎每一种产品都挺好。如果“每种产品都挺好”,消费者如何取舍呢?焦点又落在消费者身上--那个更适合我。 哪个更适合我呢?消费者就必须对自己进行判断。人判断自己是最难的,所以商家就有义务帮消费者判断自己,无论是身份上、状态上、时空上、习惯上、感受上,都需要商家帮消费者下判断。 产品要立根在消费者身上。例如:你的产品是鲜奶,就不要再说自己是什么了,你要说的是“早餐最适合”.因为消费者可以跨越你的奶品牌,但无法跨越自己吃早餐的习惯。当你的品牌与早餐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后,你就不会被消费者尝过一两次后忘掉。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迟早会死,而品牌不会死,因为品牌扎根在消费者身上。 那么长命品牌都怎么做呢? 目前主要有两类做法,一类是语言派,一类是时机派。这两类做法都是消费者无法跨越的,就像我们天天吃的“家常菜”. 语言派的代表人物是:可口可乐--爽;雪碧--凉。这些品牌都不再说自己是什么东西,而是围绕消费者的感受来描述自己的品牌。你可以不要可乐,但你不会不要“爽”;你可以不要雪碧,但炎炎夏日里你不会不想要“凉”.当可乐与雪碧把自己的品牌建构在一个词上时,注定了永生。因为这里有一个心理学的秘密: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只要你一思维,你就甩不开这些品牌。天很热,你很渴,你的大脑里就浮现出“凉爽”这类词,解决之道不言自明。 同时,我们经常想到这个词,购买频率也随之提升。这也就解决了购买频率的问题,让一个小品类变成一个大品类。 “物以稀为贵”.语言词汇是有限的,产品是无限的。“凉爽”这样的词,你很难找到第二个第三个,而市场上的产品倒是多如过江之鲫。 聪明的商家,赶快去抢占这些有限的词汇吧!别再陷进产品的迷幻中了! 时机派的代表人物是:红牛--困了,累了!王老吉--怕上火。这些品牌没有描述自己的品牌体验是什么,而是描述了一个时机和状态,这就是典型的把焦点放在消费者身上。当商家帮消费者判断好自己的某种状态后,他自然知道哪个产品更适合自己。 这类品牌也是消费者无法摆脱的“家常菜”,因为人无法摆脱这些“时机”和“状态”,你总有困了累了的时候,你总会上火。这些品牌跟这些“时机”牢牢建立关系,你只要进入这种状态或时机,你就无法跨越这些品牌。 在这方面王老吉最典型。“下火”就是“特色菜”,因为这种功能,注定了你不常吃它,也就影响了你的使用频率。而多了一个“怕”字,一下子就变成了“家常菜”.试问你何时不怕上火?特别是你在吃东西的时候。 对比一下,你就知道哪些饮料品牌能长命,哪些饮料品牌注定是短命的。 15种营养素,能让产品持续卖下去吗? 5个半柠檬的VC,能让消费者持续买下去吗? 老实说,这些产品都做得相当成功,但他们却存在短命的基因。它们的立身之本都在产品身上,而不在消费者身上,所以迟早有一天,它们都会退役的。 买产品,就是买特色;而买特色,就注定逃脱不了“特色菜”的悲哀! 而无论“语言”也好,“时机”也好,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你要第一时间去抢注。谁跑得最快,谁就占据了这些最有价值的有限资源。别在顾影自怜地迷恋自己的产品了! 在一个产品过剩的年代,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卖点。如果“每种产品都挺好”,消费者如何取舍呢?焦点又落在消费者身上--那个更适合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