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热衷研究政治、历史,一向对IT及财经“狂讨厌”的高燃——毕业后曾“鬼使神差”地成为一名财经记者。他说财经、IT的东西,“在一些政治家的眼中,都是细枝末节的”,而他目前所从事的事业恰恰代表着IT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在高燃身上总能看到一些截然对立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他承认并会不经意地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缘于“还没上小学就为自己树立的人生目标”。“我觉得自己很多东西与常人不一样,包括目标,所以不一定要跟常人做一样的事情”。 五月在央视经济频道的《对话》栏目中,高燃与李想、茅侃侃三位“80后”的IT同时亮相,观众大概对高燃有些锋芒毕露的表现还记忆犹新。当时IT界女强人张树新对高燃的评价是: 具有可能发展为领袖人物的潜质,但如果能够再收敛一些,也许对他的未来会更好。“外表张扬,内心张扬”,“80后”的同伴如此形容高燃。 而记者面前的高燃表现出的老练与沉稳,似乎与人们从屏幕上的感觉差别较大,无论从长相还是言谈、举止,高燃看上去都不大像一个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清华启迪科技大厦A座6层900平米的办公区内,紧靠着前台的一个约十平米的房间,是高燃的办公室。而据说,最初高燃是在最里间那个宽敞明亮、装修考究,目前已改成会客室的地方办公。“那是留给贵客的,我不喜欢那种四周都是玻璃、很透明的感觉,相对封闭些,感觉更舒服。” 不论高燃的个性如何,他已出名,这是不争的事实,见媒体、找投资商、会客户已成为高燃一天中三件很重要的事情。从央视到卫视,从平面媒体到网络媒体,高燃频频出镜。直到有一天在地铁里两次换乘都有人上前“怪怪地”问“你是高燃吗?”那种“明星”的感觉让他感到很不适,“从此很少再坐地铁”。高燃有点无奈地说: “现在对媒体有些审美疲劳。” 高燃的桌上摆着一摞毛泽东的著作,从刚识字时就开始读毛泽东,并把毛泽东作为今生追随的偶像,高燃觉得可以把毛泽东建设新中国理解为一种创业,而毛泽东的一些经验完全可以移植到自己的创业历程中去。“在战略上我可能比较擅长,战术上差一点”,高燃笑着说。 办公室周围每开设一家新餐馆,高燃总是第一时间跑去品尝,他说喜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P2P流媒体领域的神奇创业经历,让他有足够的底气预测宽频时代将引发一场革命,同时流媒体技术在行业中的运用将日趋明显地成为主流业务,其中就包括远程教育。他期待着远程教育领域第一个尝鲜的人早日出现。 2006年6月6日清华科技园“全聚德”烤鸭店开业第一天,记者有幸与高燃共进午餐。“今天是好日子”,高燃一边看着朋友们发来的祝福短信一边反复地说。在等菜的间隙,高燃一根一根地划着火柴,每擦亮一根,双手紧紧捧住火柴,鼻子凑过去拼命地闻,颇有些孩子气,“喜欢闻它的味道”,“这种味道让我想起了小时点煤油灯的日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