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胜利,孙绍瑞并不满足。他意识到,梵谋文化需要一个高度创意的“核心内容”,并且贴近大学生生活,兼具推广的可操作性。 一天吃饭时,餐厅空荡荡的墙壁触动了他的“灵感”:何不把这块广告阵地买下来? 不料,他跑了几家高校食堂,都吃了“闭门羹”。 他找到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有关方面负责人却答复他:“高校餐厅的广告位可以让企业经营,但一年的买断费起码百万元。”小孙吓了一跳,因为他的公司只有15万元流动资金。 小孙又给远在黑龙江的父亲打电话借钱。家里并不富裕,但从小一直有“经商梦”的父亲为了支持儿子,破釜沉舟,四处借钱。2006年8月,小孙与高校后勤公司签了协议,5年共500万元,首付90万元买断上海22所本科院校餐厅的广告位。 隐瞒年龄当“老板” 在孙绍瑞看来,大学生群体具有巨大的消费潜能,而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商业对接还未充分开发,这里面的市场很大。新事业的“第一桶金”也随着这个极佳的商机 “找上门”来了。一家乳品公司看中高校市场,与孙绍瑞签约,用260万元买下了食堂打饭窗口上的灯箱广告位。还有不少服饰、运动品牌公司也主动联系他,要打入高校市场。 在一次次策划的校园活动中,孙绍瑞也捕捉到社会文化与大学文化碰撞带来的火花以及两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商业价值。梵谋文化的各种项目也总能吸引客户“掏腰包”赞助获利。“今年6月开始的‘CBA红色创业风暴’就很成功。学生不仅体验了一把创业见习,CBA官方运动产品也‘火’了一把。”孙绍瑞说。 然而,一家学生开的公司,能经营得好吗? 创业之初,上海梵谋文化传媒公司招的就都是全职员工,年龄都比他大很多。小孙心想:怎样才能让他们服气呢?说自己是大学生,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太“嫩”?他思来想去,为了“稳定军心”,决定谎称自己是社会人士,而不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老板。“不止一次,我跟员工说‘去见客户’,其实是回学校上课。” 小孙还说,当初,他找华东理工后勤集团负责人“谈判”时,对方丝毫没发现他就是学校里的学生,客气地称呼他“孙总”。从这点来看,他觉得自己很“成熟”。而他的保密工作也的确到位,除了几个“铁哥们”,周围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孙绍瑞创办了公司。直到他的大名反复见诸于报端,不少人才惊讶:“小孙”怎么变成了“孙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