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9日,伊利冷饮2009年度经销商大会在呼和浩特隆重举行。这次会议重点部署了2010年的整体营销策略和品牌规划。伊利冷饮将在2010年将品牌化运作更进一步的全面布局,并全面下沉渠道,让消费者随时随地享受到好的冰淇淋所带来的冰享体验。而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将有一系列的文化、体验和营销活动,届时消费者可以更近距离地体验道有“世博魅力”的“全冰体验”。 与此同时,据估计,伊利冷饮2009年实现业绩40亿元左右。如果照此业绩的话,其将连续16年摘得冠军桂冠。与往年不同,伊利冷饮今年的第一已不单单是营业额的优势,而是全面体现了全结构模式下的规模化效应,并成为冷饮行业的转折点,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规模化、结构化的全赢模式将替代以往的点对点竞争。而随着2010上海世博年的到来,作为世博会唯一指定冰淇淋的伊利冷饮,有理由借势而继续强势领跑整个行业的发展。 其实,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冷饮市场还处在一个品牌极为分散的状态。无论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冷饮都只是季节性产品。对于很多食品厂来说,生产冷饮只是一年中一个阶段性的安排,充分印证了“忙三月,吃一年”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冷饮行业根本谈不上全国性的市场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也存在诸多空白,但是随着伊利等国内品牌在冰淇淋领域异军突起,雀巢、和路雪、哈根达斯等国外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冷饮业竞争迅速升级成为品牌和产品大战。而中国冷饮市场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在2008年就已经显现了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重大雪崩局面,颠覆了以往区域竞争的僵持阶段。具体表现为伊利等行业巨头无论从规模、效益乃至到管理上日渐优势,而区域中小企业受资金、观念等囿制,窘态毕现。期间,伊利冷饮以行业的唯一性成功牵手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此为契机进行了立体式的品牌化运作,成功地超越众多外资品牌,全面建立起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影响力。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结束,伊利冷饮进一步升华其整合模型的规范化运作,从产品、品牌、渠道、营销到关键资源进行充分的完善和不断的升级,“十年磨剑”的功力终于使得伊利在2009年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实现规模化和集群化的效应,大赢2009,从财报可以看出,伊利冷饮上半年销售收入为21.17亿元,同比增长2.62%,利润率更是增加了9.92%,有力的推动了净利润的增加。 与此同时,冷饮行业的行业集群效应也愈加明显。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以伊利、和路雪、雀巢等品牌组成第一集团军已经能够占中国冷饮市场的60%以上,这一市场结构已经接近于成熟市场的市场格局,也意味着优胜劣汰从量变全面进入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