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徐小平和王强的新东方如鱼得水,很快就占领了国内英语培训的市场,俞敏洪和他们二人也被外界并称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到2005年5月,新东方已累计培训学员达250万人次。新东方员工的数量也从最初的寥寥几人发展到2005年的4000多人,其中海外归国人员200多名,本科以上学历占80% 以上。 俞敏洪在他的博客中写道:“中国和西方真正大融合的时代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而真正开始大批学生出国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未来20年依然是中国学生的出国高潮。这次大融合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这些学生出去以后再回到中国,把西方真正可操作的那套东西带回来,和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所以我觉得这一次的融合意义重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东方对于促进中西融合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从1990年到2000年期间,大量的中国学生是被新东方鼓动出去的。可以这么说,由于新东方的存在,中国留学生的数量至少增加了一倍。” 不停翻腾的“鲶鱼” 俞敏洪在2005年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时就谈到,他希望新东方能成为英语培训市场这个大木桶里不停翻腾的鲶鱼,以激活中国以往的应试教育格局。应用英语开始被人们认知、接受,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始一点点地触动,“后来,更多认识到英语重要性的人又在中国汇聚成一股潮流,我觉得这就是新东方的鲶鱼效应。” “之所以新东方能够成为一条‘鲶鱼’,并不只在于能让学生考高分。除了技能教育,我在新东方的教学系统中加上了另外两个要素,即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和价值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你追求那些价值体系的东西以及自身精神状态的完善,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更好地赚钱,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今天,俞敏洪仍然让新东方贯彻着创业时期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精神目标”。究其原因,俞敏洪有着自己的解释,“很多人只是看到绝望,但是我们更强调希望。”所以新东方一直以精神励志作为自己的主题,“本来英语就难学,你再不鼓励同学,那他们就更学不下去了”,而俞敏洪本人也一直相信“精神力量有时会大于现实生活,我自己也经常鼓励自己”。 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对新东方的创业者而言,是徐小平回到国内重新创业的激情,是王强放弃贝尔实验室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决心,是胡敏讲课时想到家乡发大水面对黑板无言的泪水,是杜子华从理科生变成中国最好的同声翻译专家的奇迹,是包凡一自己掏钱给学生买教材交学费的仁慈,是李力被推进手术室连开三刀后第二个星期就走进办公室上班的背影。这其中的种种经历,被新东方的老师编成段子,当作课堂上调节气氛的“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