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进的想法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根本没有开矿的经验,但从2006年开始,他采用了一种比较灵活的开采方式。包一个区域给附近的村民,开采后双方按照五五或者四六分成。正是依靠这种方式,2006年的霸力矿业产值突破了千万元。该项目因此出现在了《贺州市政府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的显要位置。 王跃进到该市投资矿业,一举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典型代表,并被选为贺州市政协委员。霸力鞋业曾经的辉煌,眼看着就将要在矿业上重演。 江湖告急 事实证明,王跃进的摸索是失败的。 熟识的人都认为,王跃进为人豪爽,有想法,也有魄力。但当他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商业环境时,这种魄力就演变为了莽撞和自负。 他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但太主观了,完全是他自己说了算。霸力矿业的副总说,他的想法在很多人看来都不切实际,他太不相信别人了。在一些会议上,一旦有人提出不同意见,王跃进当场就会让其离开,并且下次开会再也不会通知对方。甚至有当场开除的。在矿上,员工们都私下叫王跃进为王霸力或王霸。 在经营矿山的时候,王跃进居然像个任性的小孩子一样,一茬一茬地换副总。前后换了不下十个副总,任期最短的一个月,最长的也不过半年。在员工们看来,王跃进只会给大家大谈财务六大职能和行政管理三大要素,而对基本的开矿专业知识一窍不通。 有一次,他非要买20辆运输车,这对当时资金有限的霸力矿业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在他人看来,当时完全可以采用租借或外包的形式来解决运输问题,而没有必要花费500万元去撑面子。 更要命的是,他甚至将这种自负带到了企业外部。使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都对王跃进怀有敌意。2006年,贺州市国土、安监等多个部门以涉嫌非法开采贺州白面山矿段为由,对王跃进的矿场进行了查处整顿。而在王跃进刚去贺州的时候,当地政府曾许诺,让他牵头整合当地的所有矿区。 这是当地相关部门在为难我们,他待人处事很功利,有事情了才打电话给有关部门,平时爱理不理,失去了很多人缘。一个原本大受欢迎的项目,却因为王跃进的性格而无法获得任何外部帮助。一位国土局工作人员相当坦白地表示:2006年的查处事件,很大程度上是为打击王跃进只朝上看不朝下看的处事方式。 然而,这种外部帮助在关键时刻又是那样的重要。 霸力集团在重金投入矿业后,却迟迟未能实现规模化开采,只能小打小闹。而花钱的地方却很多:涉及到国企老员工的安置、新矿的开发、企业的经营王跃进算了一笔账,要让霸力矿业上轨道,至少需要投入2亿多元。这样的资金规模,大大超出了他的预算,依靠鞋业那点微薄的收入,是万难支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