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上,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市)都有哪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11月20日,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市)工作座谈会暨转移就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今年,全区26个转移就业示范县(市)发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疆内外转移就业,全区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本报记者对在会议上发言的伊宁县、疏附县、阿克陶县、英吉沙县、巴里坤县与和田县进行了采访,请看记者发回的一组报道。 和田县精心组织农牧民转移就业 □亚心网记者于熙 “前不久,我和丈夫去阿克苏地区拾棉花,两个多月挣了15000余元,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开阔了眼界。以后我要挣更多的钱,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1月22日,在和田县巴格其镇也扎巴格村,村民米热古丽·阿布都热扎克说。过去,米热古丽从未想过离家外出务工,待在家里没收入,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的。今年,在自治区司法厅驻也扎巴格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动员下,米热古丽和丈夫一起外出拾棉花。拾棉花结束后,看着手里辛苦挣来的工钱,夫妻俩共同的想法是:明年还要出去务工,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今年5月,30名来自和田县拉依喀乡和布扎克乡的农民,按照自治区有关南疆四地州劳动力转移的统一部署,在新疆能源集团的安排下,通过培训在该集团在哈密的各下属单位上班,每月可以拿到三四千元的工资。 40岁的库扎克·库地热提就是其中一位。他家里有5口人,两亩核桃地是一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库扎克非常珍惜这次工作机会,“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食宿,还给我们买了生活用品,交了养老统筹,我会努力工作,过上好日子。”库扎克说。 和田县有12个乡镇,总人口35.2万人,现有劳动力16.55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有7.6万人。 今年以来,和田县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精密组织保障、精心搭建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宽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和田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今年已转移就业8.21万人次,完成了全年转移就业8.2万人次的计划,实现劳务创收3.58亿元。 为了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就业,和田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积极与就业省市、对口帮扶单位建立就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通过组建就业微信群,主动向农牧民提供信息服务,不断促进就业脱贫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时,和田县通过采取为外出人员统一办理了手机号码,加强与输入地的企业、政府的定期沟通,在各务工地点建立“一站式”服务站等措施,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安全。 此外,和田县委就内地务工人员管理建立每季度专题研究机制,并派出宣教组到疆外就业集中的省市开展帮扶,确保转移就业人员能够稳得住、留得下、不出事、能挣钱。 “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我们会把促进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多的力气,以更有力的措施,切实做好这一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和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科干部玛丽娅·西热克说。 伊宁县掀起创业就业热潮 □亚心网记者任华 11月21日早晨,和往常一样走进宽敞明亮的厂房,看着一台台崭新的缝纫机,伊宁县阿乌利亚乡库鲁斯台村18岁的哈萨克族姑娘阿丽亚·依布热依木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虽然只工作了短短3个月,但她已经是一个熟练工了。 今年8月,近2000名经过岗位培训的少数民族员工进入伊宁县家纺服装产业园,成为这里的首批产业工人。他们和阿丽亚一样有着勤劳的双手,更有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后来也到县城打过工,一直想进城当工人。这次经过培训得到进服装厂上班的机会,我非常高兴,也非常珍惜。”阿丽亚说,“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好好工作,希望能用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 伊宁县是自治区的人口大县,虽然近年来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突出。如何以就业促发展保稳定,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一直是伊宁县的工作重点之一。 从2010年起,伊宁县每年投入1500万元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近5万人。近年来,伊宁县还以创建自治区级创业型县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就业坊、创业孵化基地和园区建设,打造“村级有就业坊、乡级有孵化基地、县级有园区”的三级就业模式。 如今,伊宁县掀起了创业就业的热潮。今年刚刚建成的伊宁县家纺服装产业园是集家纺商业街区、市场交易、综合物流及生活配套等于一体的园区。产业园可容纳中小企业100余家,新增就业一万余人。 “伊宁县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旨在帮助本地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像此次这么大规模的农民工集体就业,是伊宁县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伊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劳动力就业办公室主任哈秀丽说。 伊宁县对家庭作坊类型的创业载体进行扶持以带动就业。如在胡地亚于孜镇博斯坦村,伊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入创业引导性资金20万元,建设占地300平方米的手工摇床就业基地,采取“民间手工艺人+合作社+就业坊”的运作模式,推动手工摇床制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伊宁县还通过创业引导和“访惠聚”项目资金,在农村新建或改扩建创业就业基地。例如,在吐鲁番于孜乡上吐鲁番于村拨付“访惠聚”项目资金5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就业基地,目前带动该村20人就业。 此外,伊宁县还结合县域各类产业发展,在各乡镇打造不同类型创业就业基地。目前全县有一产创业就业基地23个,入驻创业人员131人,带动就业805人。 “我们对劳务经纪人还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促进劳动力转移。截至10月底,伊宁县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8.56万人次,实现创收9.3亿元,人均转移收入达到108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6元。”伊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华说。 疏附县围绕精准脱贫促进就业 □亚心网记者张治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以后,面向基层农村的就业政策会越来越好,只要踏实肯干,不愁找不到工作,不愁赚不到钱。”11月21日,在疏附县乌帕尔镇一家小超市里,超市老板阿斯古丽·图尔荪向顾客们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阿斯古丽谈就业政策,周围人都喜欢听,因为她是疏附县就业创业的典型代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