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资料图) 那些已证明为错误的糟糕观念有时候会萦绕不去,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破坏性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美国金融体系拥有充足的流动性,但是伯南克仍然宣布美联储计划购买高达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这一消息引发了美元连连暴跌,而大宗商品价格纷纷飙涨。金价甚至一度高达每盎司1400美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一切都是那具有野草般“顽固生命力”的原理——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惹的祸。早在上世纪50年代,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曾提出失业和通胀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这一概念。如果希望经济能蓬勃发展,那就必须接受较高的通货膨胀;如果想要降低通胀,那么就必须对高企的失业率做好准备。换句话说,稳定货币对经济不利。 这一“秘方”就是伯南克所有那些所谓必须抬高通胀方能使经济复苏更为强健之言背后的推手:“通货膨胀率过低可能会对经济构成威胁——尤其是在目前美国经济低迷不振的情况下。” 伯南克所钟爱的菲利普斯曲线是荒谬可笑的。弱势货币政策——而非稳健货币政策——正是创新和经济扩张的大敌。当德国在转用欧元之前使用币值稳定的德国马克时,与法郎币值长期疲弱的邻国法国相比,德国的经济发展明显要稳健许多。瑞士的强势货币政策也几乎从未使该国陷入经济落后的困境之中。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通胀的不断上升,使我们遭受了历时达十年之久的经济停滞及失业率攀升的困难时期,当时的最高失业率高于如今创下的纪录。美国股市也完全陷入了长期下跌的困境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966年一度曾高达1000点。而到1982年夏天,道指不过略高于800点。按实值计算,道指在这期间下跌了60%。在1980年代初,里根总统“挥剑”斩杀了通货膨胀这头“怪兽”,并推行减税政策,在这两者的提振之下,美国股市开始了长期的稳步攀升,在这波长牛行情的推动下,到上世纪90年代末时,道指上涨了15倍(按实值计算,即扣除物价因素)。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在美联储前任主席乔治·威廉·米勒(G. William Miller)的治下,美国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而如今的伯南克正步其后尘,甚至可能超越前者,成为美联储有史以来最差的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