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意识 当然,吴敬琏在争论过程中还有特别的光环加诸于身,这就是他的平民意识。他说,“当看到一些生活无着的下岗职工拿着自己的微薄积蓄无奈地投身于极不规范的股市而没有别的出路的时候,我们不觉得自己有责任为他们做些什么吗?” 事实上,在近年来的转轨实践中,吴敬琏多次表达了对改革前途的担忧。一度,他以“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来描述彼岸;后来,他修正了观点,认为“坏的市场经济”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近些年,相对于他以之成名的、为改革提供巨大思想支持的市场化理论,他更多地鼓吹法治化。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吴敬琏也违过规,1997年,时为骑车族的他因赶去开会违反过交通法规,被交警纠正,斥为“为老不尊”,他当场“认罪”,亦算是以平民身份对法治化的亲身实践。 吴敬琏爱好广泛,他是音乐发烧友。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风行一时的板砖录音机吗?吴敬琏在“文革”后期即巨资购入一台,只是听说他更喜欢古典音乐,尤爱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而当时多数年轻人是用这东西去听“靡靡之音”的。除音乐外,他曾痴迷于集邮和古钱币收藏,还喜好做木工活;瓦工水平也极高,在干校盖房子,他负责砌山墙。当然,也有人说他是经济学家中最早使用电脑的人。 只是,吴敬琏热爱生活的一面鲜为人知——对于80岁的吴敬琏来说,误读几乎终其一生。然而,以信仰的名义,他不怕误读。信仰无谓真假,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所以,会心者似乎听见这位老人在不停发问:“你有信仰吗?你的信仰是什么?你坚持了你的信仰吗……” 这是吴敬琏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人面对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