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 “‘十二五’期间,丽江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做好人才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丽江市委书记王君正:丽江要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实现既定的各项战略目标。 一要大力引进适用人才。要从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引进急需的人才,特别是要重点引进新型工业、扶贫开发、生物资源开发、高级酒店经营管理、中小学特岗教师、社区医生等涉及全市发展大局和民生需求的人才。二要实现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变,确保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三要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从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建设的大局出发,以搭建良好平台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四要高度重视基层一线人才队伍建设,让一线人才立足岗位,干事创业,奉献才能。 【亮点】为从源头上防止事业单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入口质量,2004年丽江市推行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考聘制度,对新考聘的人员实行人事代理,促进了事业单位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初步转变。全市21377人签订了聘用合同,占全市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95%;1012个管理岗位和15992个专业技术岗位实行了竞聘上岗。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管理。试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拓展了职称评价服务领域。 临沧市 “发挥临沧作为桥头堡前沿窗口的区位优势和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实施追赶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 临沧市委书记杨洪波:临沧将进一步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全面优化人才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临沧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人才发展体系,着重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高素质党政人才5支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围绕打牢基础创新人才发展举措。一是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出台人才发展具体措施,落实人才培养使用重大政策,优化人才创业成长环境。二是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服务工作。三是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使不同专业特长、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四是完善人才培育体制。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继续教育,提倡终身教育。 【亮点】临沧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类人才聚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一是以项目聚才。依托云南澳华食品公司等聚集了大量人才。二是以表彰聚才。开展临沧市创业奖、“感动临沧年度人物”等评选工作,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创新或作出重大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给予隆重的表彰和奖励。三是以培训聚才。举办党政人才培训班580多期41000多人次、企业人才培训班28期3200多人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480多期55000多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200多期49万多人次。 普洱市 “用市场机制引才,搭建平台用才,不断吸引人才,有效留住人才。” 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依托普洱独特的区位优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等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用市场机制引才。在做大做强茶、林、电、矿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文化旅游、生物药业等6个骨干特色产业过程中,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引进战略;积极探索项目招商与人才引进结合的有效办法和实现方式,将重大项目建成人才创新的平台;充分利用普洱茶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吸引国内、国外各类人才为普洱发展服务。 搭建平台用才。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人才聚集效应,形成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相融互补的良好局面;组织专家顾问团围绕普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咨询论证,对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加大市院合作、市校合作力度,建立“开放式研究院”,建设特色产业大学研究基地和院士、专家实验基地,促进普洱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亮点】 深入实施“紧缺人才引进工程”,围绕全市的重点领域、重要产业、重大项目,积极引进紧缺人才,近3年来,仅事业单位就引进紧缺人才417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研究制定了《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确定了6个研究领域、15个攻关课题以及所需经费和阶段目标,共有100多名国内外博士、专家以及清华大学等20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参加了课题研究和开发。完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党政机关与企事业等单位之间人才合理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合理流动。 红河州 “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制定人才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运行机制,全力打造红河州区域性人才高地。” 红河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罗志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将根据全州发展阶段和产业优势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四围绕一优化”措施,努力把全州打造成为与区域特定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人才向往和集聚的地方。 四个围绕:一是围绕全州中心工作来谋划,抓紧研究制定《红河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意见(2010-2020年)》,切实把党的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二是围绕重大发展项目来推进,着力打造一批绿色经济技术人才、城镇经营管理人才、工业管理党政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三是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来推动,加快培养一批两烟、矿冶、能源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四是围绕社会重点领域来展开,加大农村中小学师资人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以及少数民族人才等社会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 一个优化: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构建人才引得进的政策环境、用得活的体制环境、留得住的待遇环境,努力使红河大地成为各类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安居乐业,奋斗创业、成就事业的热土。 【亮点】 通过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人员招录、企业单位人员招聘、大学生村官考录、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等途径,筑巢引凤,广纳人才,不断扩充人才队伍总量。据统计,2009年全州共有各级各类人才23.65万人。制定了《红河州人才流动管理暂行办法》,筹建了州、县两级人才交流中心,5年来共举办招聘会30余次,近8万人次进场求职,现场初步达成意向1万余人,实现了市场需求与人才个人愿望相结合的目标。(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