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一位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士告诉记者,嘉兴市政府各层面都很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符合当下商业的新趋势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一个老牌的“红色根据地”,嘉兴曾错过了几轮工业化的时机,在上海和杭州中间形成了一个经济低洼带,政府班子觉得“这一轮电子商务的机会不能再错过了”。 当大家都觉得人才是三线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时,叶海峰说,“这是心理障碍,不是真正的障碍。”麦包包2009年、2010年组建了核心团队,目前的高管层中有十六七个,都是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早期谈的时候也很困难,但是很多人来了住一晚上,第二天就不想走了。” “我们现在做供应链管理的是一位犹太人,之前在Coach有三十几年的经验,运营总监是当当网原来的副总裁,他放弃了大城市,放弃了大把的期权过来。”叶海峰说,“在小城市这个环境里,我们做的是大城市的事。” TIPS 提问嘉兴市南湖区委书记魏建明 嘉兴为何会选择电子商务作为重点扶植产业,优势有哪些? 魏建明:这个产业是比较新的,二三线城市还是刚刚开始重视。在麦包包的引领下开始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速度很快。南湖区是把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行业和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产业来培养。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开辟最好的场所来引进电子商务企业。 长三角地区的商业竞争是最激烈的,而这个区域范围之内,土地要素非常有限,怎么样能够实现我们的转型升级,实现整个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的培育,我认为B2C这样的电子商务产业在这里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浙江嘉兴一直有很多实体的市场,以纺织、五金、设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为主,目前的情况下又面临着完全是全球性经济的竞争,我相信这就是一个平台,第三方物流系统发达之后,完全可以突破界限,想办法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做得更好。 案例2 江阴:“海归”出没 刚回国时,杨俊杰在无锡参加“530计划”的高峰论坛,听闻已经有940名海归聚集到无锡地区,加上创业团队已经有3400多人。“海归的密度不一定比北京、上海低” 2010年12月26日,一个正常的工作日,江阴百桥国际生物科技孵化园(以下简称百桥)内,偌大的园区非常安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园区的创业者大多是海归,他们都去国外跟家人一起过圣诞节去了。 但杨俊杰是个例外,他临时推迟了回美国的计划,特别接待了两拨来园区考察的客人,分别是他的中学同学和国外工作时的老同事,其中一个在调查一圈后已基本确定入驻百桥。 在江苏省江阴市,百桥是一个以留美海归博士为主的生物科技孵化器,聚拢了一批手握最新科技的海归创业者,并且都在无锡“530计划”之中。在记者走访的不同三线城市产业园区中,这里可以说是平均学历最高的一个。类似杨俊杰这样的在国外有多年科研或工作经验的海归创业者,目前入驻百桥的有30多个,涉及科研设备、有机肥、保健品、安全检测试剂盒等不同阶段、类型的产品研发。 在这些海归创业者中,杨俊杰是2009年初回国,在此之前,他曾在美国的辉瑞、爱尔康公司工作,也曾有望晋升为首席科学家,但在他看来,自己始终是个打工者。金融危机爆发后,他从爱尔康辞职,保留美籍回国创业,开发治疗青光眼的新药。 来江阴前,杨俊杰考察了北京、上海、武汉、郑州等多个城市,“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考虑的是成本和区位优势。”他发现,国内不像美国,东海岸有纽约、波士顿,西海岸有洛杉矶、旧金山,各地特点不同、知名度相当。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国内二三线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相差很大,但若在上海等大城市,当地能给自己的位置离市中心又太远,“地图上都快找不到了。” 相比之下,江阴地处长三角,离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比较近,交通便利,按照百桥所给的优惠政策,两三年时间可以省下几百万元的投入。“现在上班不用开车,也不用挤地铁,走路就到,这在大城市根本不可能。”杨俊杰说,自己住的地方离园区不远,三线城市的生活环境跟自己在国外很相似,远离大城市的钢筋水泥,离自然更近一些,尽管在美国待了13年,但适应起来并不困难。 刚回国时,杨俊杰在无锡(江阴行政隶属于无锡)参加“530计划”的高峰论坛,听闻已经有940名海归聚集到无锡地区,加上创业团队已经有3400多人。“按这个比例,海归的密度不一定比北京、上海低。” 近些年,无锡地区早已尝到“海归”给地区经济带来的甜头,最典型的就是无锡尚德。每年申请无锡“530计划”的项目有上千个,能通过的大概100多个,然后进入不同产业园进行孵化,进而实现产业化。假设这些引入的“海归”项目能在三到五年见到效益,这个未来是可观的。 “当然,江阴良好的经济基础也是发展生物科技产业的一大保障。”目前,杨俊杰受邀加入百桥团队担任首席技术官,这对他又是一个新的尝试。 案例3 九江:配套创业者刚上路 依托龙头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可以在三线城市催生很多“配套型”创业公司,但是,他们是否能如预想中充分享受到“龙头”的辐射效应? 2005年,廖洪流与朋友合伙创办了江西海多化工有限公司,做的是跟有机硅相关的中下游产品,可应用到日用化工、涂料行业、建材行业、纺织助剂、农业植保等领域。这是廖洪流的第一次创业,公司落户在星火有机硅工业园,位于江西昌九工业走廊中部的永修县内。 在江西这个有机硅生产大省做相关产业的创业顺理成章。廖洪流曾是江西星火有机硅厂(以下简称星火厂)的员工,职称最高时是副总工。星火厂一直是国内军工领域的代表,也是国内最早生产有机硅产品的化工企业。依托一个大企业做配套,这也是当下很多三线城市创业路径中的一条。 2003年,35岁的廖洪流选择辞职选择了读书,毕业后,又回到出发的地方开始创业。“我是从星火厂出来的,家就在这里,爱人也在星火。”至今,周围的人都习惯称他为“廖博士”。 像廖洪流一样离开去创业的技术员也有不少。工业园建立后,一些技术工人带着资金、合伙人回来创业。目前,在园区做下游产品的公司中,不乏星火厂的老员工。(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