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祥云物业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3万元启动资金、9名清洁工人、办公室设在草厦子里。 如今,500万元注册资金、上千名员工、独立宽敞的办公大楼……祥云物业的崛起,缔造了威海物业服务行业的“神话”,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祥云现象”,在本地乃至全国物业界和研究者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祥云物业,调查采访其发展历程和独具特色的服务经营理念,分别从“祥云篇”“祥云亲情篇”和“祥云环保篇”三个角度,全面探析“祥云现象”,希望为威海物业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学习和借鉴。 物业管理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质高低的综合体现。随着我市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祥云物业人”10年来的不懈努力,威海市祥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具有国家二级物业管理资质,集管理服务、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物业服务企业集团。2009年6月,祥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册了真诚物业服务分公司,成为威海市第一家在北京注册分公司的物管企业,并成功在北京、天津进行物业服务项目运作。目前,祥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服务面积已接近1000万平方米。 有谁能想到,取得如此突出成绩的祥云物业公司,在组建时不过是一个“先天不良”的9人小公司。 起家:9人“物管”艰难支撑 1999年10月,祥云物业管理公司正式组建。当时,整个公司仅有3万元的启动资金,包括原古陌居委会所属的清洁工、绿化工在内共有9名员工,办公场所设在几间草厦子里,办公用的旧沙发、文具全都是员工们从家里拿来的。 1998年,由市、区房管部门所属的房管所翻牌改制的8家物业管理企业已分别进入市区的10个老住宅小区,正式启动了物业管理服务。面对这“一面倒”的局势,刚成立不久又势单力薄的祥云物业公司根本没有可能也没有能力接管整个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所以成立之初的祥云物业公司只接管了古陌居委会所属房地产公司开发的5栋居民楼。“当时由于不少业主对物业这个行业知之甚少,所以公司成立的头几个月,9名员工的工资都是总经理自己掏腰包发给大伙儿的。后来,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总经理带领大伙儿挨家挨户地讲物业,谈服务,加上政府又对物业行业加大了关注和重视程度,以及媒体的广泛宣传,业主们慢慢对小区物业服务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并开始逐步接受和认可物业服务。”祥云物业公司财务总监苗海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