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有口水战的传统。与传统产业不同,口水本身就是一种推广模式,而且它们有口水战的便利,不独门户网站,每家公司都是一个媒体。“中国互联网行业是在口水战中长大的。”古永锵无奈地说,没有一个领域未发生过口水战,他曾和一位从传统行业转型入互联网的企业家探讨产业文化差异,对方告诉他最不习惯的就是口水战。 “过去互联网公司规模都很小,没有足够资金拉长业务线。”洪波分析,但是2005年后,三大(百度、腾讯、)三小(新浪、网易、搜狐)等一线公司已有足够的实力去支撑扩张,开始慢慢向对方领域渗透。“大家业务线越来越模糊,只要能够盈利的业务都想做,而且越有钱的公司越这样想。” “海外其实也是如此,Google也开始去打微软和苹果的老基地。经过这种融合能够出现最大、最顶级的公司,可这种融合过程也肯定会出现摩擦。”古永锵说。 不过,中国互联网的山头意识更重,各有地盘,又总想吃掉别人的地盘,吵来吵去,君子不但动口,也会动手。 对模仿的鼓励异化成了对抄袭的默许,SP时代引入了传统产业野蛮营销的风格,流氓软件的横行埋下以用户桌面为对抗平台的雏形,大公司的口水战将个人恩怨与商业恩怨相互纠结,中国互联网的江湖终于成形了,所有的矛盾,以江湖的方式解决最有效率。 鲨鱼生态 大企业与伟大的企业,区别是做鲨鱼还是做鲸鱼。中国互联网产业生态危险在于,鲨鱼太多了 中国互联网大公司都分享到了“人口红利”,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中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2亿,而十年前,这一数字尚不到2000万。 “十多年来,网民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你随便做个东西放在网上就有人用。”谢文说。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明星应用,大都抓住网民增量,提供信息、社交或娱乐服务,例如正因为青少年群体增长速度最快,而具有较强购买力的中年网民群体也在不断扩大,网游和才有强劲表现。 由于很容易就能圈到大批用户,“这十几年大家有些膨胀,都挺自信,心态有改变,把自己很当回事,觉得自己和全球最高水平的互联网公司差不多。可骨子里还是野生野长的,用的招数也是从传统产业里学,因为这样就能赚到钱。”谢文说。 不过,红利总会递减,CNNIC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新增网民规模比去年同期的增量减少了1000万。虽然半年的数据波动不足以说明趋势,但也释放了一个信号。人口红利没有了,大公司如果继续只会疯长,只能把越来越多的领域变成红海。 UCWEB的CEO将互联网企业比喻为一大堆孩子,从小就抢蛋糕,可蛋糕足够多,谁也不缺营养,十几岁就长成了二十几岁的身体,不过心智还未成熟。“现在大孩子不愿意去做蛋糕,而是继续和两三岁的孩子抢。” 亦有人言辞激烈地指出,马化腾理直气壮地认为“别人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周鸿拥有2亿用户仍口口声声自称小公司,李彦宏至今舍不得放弃竞价排名,史玉柱不改抓住人性的弱点做产品的打法,都是“拒绝成熟的表现”。“永远把自己当孩子,就会永远把‘作恶’当成长中必然的痛。” “十多年来,网民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你随便做个东西放在网上就有人用。”谢文说。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明星应用,大都抓住网民增量。不过,红利总会递减,CNNI C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新增网民规模比去年同期的增量减少了1000万
枫谷投资创始合伙人曾玉悲观地认为,中国再过两代人都不会产生Facebook、苹果这样的公司。“苹果和Facebook都有N多个开放平台,而中国大公司是用挤压中小公司方式生存。” 以大欺小,在美国互联网业同样存在,只是大公司承认小公司的价值。苹果与Facebook每年都有庞大的购并计划,这对创业者是一种激励,而中国多数互联网大公司很少并购。“只要翻一下他们的财报就知道,手上拿了这么多现金,一共并购过多少公司?交易金额是多少?恐怕没有超过1亿美金。”曾玉曾代表一些中小公司和某一线互联网企业谈收购,发现对方缺乏诚意。例如该公司要做地图搜索,就和所有相关业务的小企业谈一圈,然后找出最好的,一谈就是三个月,把对方底细全部摸清楚,小公司还以为收购在望,而大公司已自己动手做了,同时用几倍的薪水把对方的核心人才全部挖走。 缺少并购这一环节,就不能形成良好商业生态圈。“在美国投资一些小公司,上市不成还有人收购,在中国你卖给谁?从实际情况看,投资小公司风险更大了。VC一直往后退,都转去做PE了,大家都是逼不得已才收购。美国人收购就是为了收最有价值的团队,中国企业认为团队能挖就可以了,干吗收呢?”一位匿名的投资者说。“你好不容易做出来一个产品,人家一抄袭,一覆盖,一下子就把你的价值打没了。”(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