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特级教师一对一辅导”“名师指点,进步神速”……暑假以来,各种名目的暑期培训机构、培训夏令营粉墨登场,通过纸质广告、网络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吸引广大家长的注意。记者调查发现,暑期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有的培训机构吹得天花乱坠,就是为了吸引家长报名参加,圈到了资金后可能卷款逃走。市民何先生就遇上了郁闷事:缴了1.25万元学费后,孩子只上了一天课程就被告知“等通知”。 另一种情况是,培训机构教师队伍鱼龙混杂,缺乏相关资质,即便付出高价学费,学习效果还是微乎其微。“课再上下去,我真的担心被学生识破。 ”沪上某高校国际政治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小杨最近提心吊胆,因为她现在是沪上某高价考研辅导班的历史兼职教师,在培训机构打出的广告中,她被冠以“北师大名师”的头衔,“我并非历史专业出身,说实话,很多学生甚至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 暑期辅导班“乱象丛生”,市民在选择培训机构上应该更加谨慎。 【事件】 暑期班上了一天就关闭 暑期到了,家长要上班,孩子去哪里成了不少家长最为头痛的事,帮孩子报一个暑期补习班,成了一举两得的办法。 近日市民何先生反映,他最近在手机上接到了一条某机构“暑期培训”的短信后,十分有兴趣,于是赶到南京西路的教学点实地查看,觉得该补习班像模像样,比较可靠,当天便缴纳了1.25万元的学费。 “7月9日,我把孩子按约定送到了南京西路南证大厦7楼上课。 ”何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该机构他本来还比较满意,“虽然学费很贵,但是‘一对一’的教学,老师也很有耐心。 ”可是何先生的孩子上完第一天课后,老师就告知“等通知”:“结果这一等就没有了期限,没了音信! ” 等待几天后何先生有些着急,便亲自到教学点询问:“结果大门紧闭,早已经人去楼空了。 ”何先生这才发现上当了。该大楼的保安说,很多家长都来过,并去派出所报案了。 随后,何先生也赶往派出所,发现已有30多名家长都在此,都是因为该培训机构突然关门而前来报案。 “优秀机构”涉嫌无证办学 日前,记者来到南京西路这个所谓的“教学点”,这里已大门紧闭。记者透过玻璃门缝看到,房间里散乱地堆放着各种教学书籍,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德才兼顾爱生如子”的锦旗。 该房屋的产权方是上海仲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培训机构是租借在此,而这家名为“全方位教育”的机构的租赁合同期为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 对于培训机构突然关门,上海仲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表示:“不知情,而且还有部分房租没有支付。 ”而该培训机构位于徐汇、杨浦等出的“教学点”也几乎在同时关门。 该培训机构没有在教育主管部门登记,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资料显示,这是一家教育投资管理公司,2007年8月注册,其经营范围是“教育投资管理,教育信息咨询”。 没有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劳动部门的“办学许可证”,仅凭一张工商营业执照就让众多学生家长上了当。 何先生告诉记者,对方因为出示了“工商营业执照”,他才信以为真,但没想到仅有工商执照是不能进行教学培训的。 【调查】 少数教育机构打“擦边球” 如何分辨一家教育机构是否正规、是否具有办学资格?大多数受访家长表示不知如何判断。市民王先生坦言,自己给孩子报名参加培训机构时,首先是看“地段”、“环境”:“看起来很正规就会比较放心,一些收费比较低的反而不放心。 ”还有些市民则表示,自己判断培训机构是否具有资格主要是看工商营业执照。 据一些业内人士介绍,只要从事“教学”活动,就应该有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劳动部门的执照。只要是“培训”机构,前往工商局申请执照时,会先被要求办理教育部门的 “办学资格证”。如果缺少这一环节,这些以“教育公司”名义注册的机构就只能按照公司所应该经营的范围进行审批。如果从事教育活动就属于超范围经营,工商部门一旦发现存在此类情况,就会责令整改,造成严重后果将进行取缔。如果对方逃走了,就涉嫌诈骗,属于公安部门管辖的范围。 “现在有些小公司打起擦边球。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些公司以“教育咨询”的名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却从事“教学”活动。因此市民在报名参加这些培训机构时,一定要查看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许可证。 “千万别只看教学机构的环境和名称。 ”据介绍,目前违规“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除上述“擦边球”行为之外,还有一种是加盟全国性教育连锁机构,在上海办学却不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申请办证;另一种则是已申办办学许可证,但在另外辖区内开设分支教学机构,没有向当地部门办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