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正式营业以来,每家店的营业额变化其实不大,但店面的快速增加使得得以快速成长 2006年底,一家名为“地瓜坊”的小店经媒体报道后,一夜之间,几乎每家卖烤地瓜的小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龙,“烫手的山芋”成了人们追捧的“香饽饽”,“白领请客吃地瓜”被视为一种时尚。 从2005年12月开第一家店至今,地瓜坊光在北京地区的门店就已发展到20多家,同时,众多类似的地瓜红薯专卖店遍布北京大街小巷,同一条街上走几步就能看见一家卖烤地瓜的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地瓜坊的生意顺风顺水,越做越大。 碳烤地瓜是招牌 据地瓜坊总经理何文锋介绍,地瓜坊招牌的“炭火烤地瓜”是他去台湾探亲时从那里学回来的技术。当内地消费者还在吃“化工桶”里烤制出的地瓜时,台湾市场的地瓜已经进入店铺用碳火烤制,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在内地消费者眼里是绝对的新鲜事。何文锋看好这项生意,决心将其移植到内地,在北京创立地瓜坊,打出“台湾技术、绿色健康”的招牌,先行一步占领市场。 烤地瓜香喷喷背后的复杂生产过程往往鲜为人知。地瓜坊从选料到包装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原料全部选用北京大兴庞各庄沙地地瓜,以确保甜度和松软度。地瓜坊在庞各庄设立了2个加工厂,13间厂房用于加工,四五百平方米的院子用于装卸。这个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储运加工基地旁边就是种植基地,地瓜坊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与农民签订供货合同,每年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250万斤左右大小适中的地瓜用于烤制贩卖,再以略低的价格购进一些品质稍差或个头不匀的地瓜,加工成地瓜条、地瓜片等副产品。地瓜的筛选、清洗全部在仓储中心完成,进入各个门店后无需二度加工便可直接放入烤炉。 门店都有统一严格的制度和生产流程。每家店设置4-5名员工,2到3个烤炉,前台2人,烤制师傅2人,外卖1人。外卖是地瓜坊不可或缺的盈利项目,约占总销售额的30%。外卖有规定的线路和时间,须趁热送达。早8点至晚9点,5盒起送、2公里之内免费,超过2公里再加5盒起送,同样不收外送费。地瓜坊出售的烤地瓜全部是店内现烤现卖,以便给客人最直观的感受。烤制1炉地瓜的时间为1小时。地瓜散发出来的香气和门口排起的长龙就是活广告。 小地瓜的复杂流程 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街边小吃,在改变了经营方式后,以更为干净、健康的姿态变身为面向市民的时尚产品。毋庸置疑,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生意,无需过多投入,小得几乎不起眼;同时,这也是个好生意,一个现金流和利润都很可观的好生意。 地瓜坊的“烤地瓜”从每年10月初卖到次年5月底,过季之后只卖地瓜副产品和冰品。北京的20多家门店,每家的月销量均可达到500斤左右,效益最好的中关村店每月能卖1000多斤。2008年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地瓜收购价格变为1斤0.9元(往年的价格在0.6元左右),烤熟的地瓜售价每斤卖4.8元,除去包装、木炭、店租、人工等成本,利润仍可达到25%左右。 从第一家店起,地瓜坊所有分店面积都控制在25平方米左右,位置全部选在诸如北京地安门、中关村这样的繁华地段,统一装修,统一调配。早在2005年,何文锋便请人设计出了地瓜坊的LOGO和外包装,礼品盒加红尼龙带包装的地瓜,一度成为除口味之外的最大卖点。 地瓜坊的红火使人们将目光聚集在了这个不起眼的小生意上,这时大家才发现在这个并不大的薯类加工市场,地瓜坊的成功绝非偶然,一家名为“地瓜园”的台湾品牌经营多年,将小小地瓜经营得风生水起,在2006年转让时仅商标品牌就卖到了1个多亿新台币,被称为发迹于台湾本土连锁小生意领域的一个商业奇迹。 烤地瓜本就不属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模仿起来很容易。同类商家众多,都打着“台湾口味”、“碳烤”的招牌,很难说是谁模仿了谁。地瓜坊便在原料和设备上下功夫:给自己研制的紫砂烤炉申请了专利,每一台设备都从宜兴定制,而后运回北京;对原料进一步严格筛选,“用烤鸭子的功夫烤地瓜。”“鱼龙混杂之时,唯有做好自己,静待优胜劣汰。”地瓜坊总经理何文锋如是说。 为了确保产品常卖常新,除了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外,地瓜坊还聘请了农科院的专家参与产品的深度开发。近期刚刚研发出2个新产品,到夏天,结合冰品还会推出面包系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