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也正是丰信模式解决的行业痛点,种植者需要更加专业的服务、农村创业者需要一个成熟的创业服务体系、传统农资商同样需要一个成熟的模式帮助其低风险、低成本转型升级,而丰信模式实际上是正是服务于这三个群体,帮大家解决这些痛点。 农业行业观察:您经常提到“专业”这个关键词,丰信农业的专业优势是什么? 董金锋:我们的专业优势有两点,一是我们有一套非常高效且可以低成本运行的运营模式,能够在田间地头做好种植者的专业保姆,精准到户、到地块,帮助他们把地种好。 很多人都想这样做,但发现做起来成本很高、效率很低、种植者的体验也不好,不足以商业化,这就是多年未解的农村“最后一公里”难题,丰信模式将这一问题解决了,而且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我们现在是贴身服务、是种植服务最后一百米,这是我们专业的一个地方。 另一个是,我们在作物种植技术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也取得了多项专利,可以非常低成本的给种植者设计出一套适合他的方案,帮他提高产量、品质,降低种植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 我们认为这个是硬功夫,既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也需要多年田间实践经验的积累,而我们通过八九年时间、几十万户农户、数百万亩各种作物的数据沉淀,可以给种植者提供更精准、更稳定、更安全的全程解决方案。 也正是因为我们专注于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所以,我们成为了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的落地实践单位;也正是因为我们在农业服务运营模式上的专业性,我们才能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国家标准等9项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起草单位;也正是因为我们成熟可复制的模式,我们才能在商务部特许经营评定中被评为“AAA”级,全国只有127家企业获得此级别的评定,和我们同时获得这一级别的包括肯德基、锦江之星等著名企业,而我们也是农业服务企业中的唯一一家。 农业行业观察:利用互联网创业,一般有两种:一是卖货、二是做平台。丰信公司的切入点是什么? 董金锋:我们准确的说不属于这两类,也可以说是第一类,只是我们不是卖货,而是卖服务、卖模式,我们卖给种植者全程技术托管服务,帮他们有个好收成;我们把模式卖给创业者、卖给想转型升级的传统农资商,帮他们进入种植服务市场,降低创业、转型的风险,提升盈利能力。我们的重点不在交易环节,而是后面的服务和运营环节。 农业行业观察: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丰信农业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壁垒? 董金锋:农业进入黄金十年,农业服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这是个数万亿的大市场,现在这个市场才刚刚开始启动。 也许是因为这个市场太大,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感觉到有真正的竞争,目前还是百花齐放的阶段,还没有人达到百亿千亿的体量,我认为还谈不上什么竞争。当前的农业服务还是一片蓝海,在这个阶段,比竞争更有利于企业、有利于行业的是合作,大家多些交流、多些合作、多些协同,一起向前跑,对大家都是有利的。 作为丰信农业而言,我们非常早的进入这个行业,不断的寻找路径、寻找方法,也在不断的强化我们的优势,构筑我们的壁垒。 目前,我们在技术体系、种植数据、信息技术和运营模式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且有很多东西是极难被模仿和超越的,比如,我们在种植技术和种植数据方面的积累,我们有几十万户、几百万亩作物八九年的历史数据,用来不断完善和优化我们的种植技术体系,从而让我们的技术方案更精准、更稳定和更安全,而这些,不是有钱就可以加速解决的,因为作物需要一年一年的生长,各种外部环境条件也不是人为可以设计,只有亲自经历过沉淀成有用的数据才能有真正价值。 农业服务说起来是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但真正做起来并没那么简单,中间有很多的坑、有很多的弯路,丰信这么多年坚持走下来,最大的财富是知道有些路是走不通的,这可能也是我们的壁垒之一。 目前市场上,各种喊着做服务的企业很多,品牌很响、投资很大、想法很美,但是,规划的很好,关键是怎么落地呢?农业服务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落地到田间地头、能不能真正帮助到种植者!如果是用钱就能解决问题,国家早就出钱解决了。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钱看上去好像不少,但是如果路子不对,在农业上估计连个响也听不上。 农业行业观察:关于跨界,我们看到丰信与神州数码旗下的神州农服达成战略合作,这是属于同业合作,您是怎么看待农服领域的跨界与抱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