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资料图) 娃哈哈接班人宗馥莉:首富之女初长成 高架旁,清泰街,杭州火车站不远处,有一幢略有些年头的6层小楼,如果不是“娃哈哈”三个字,一般匆匆而过的行人可能无法相信这幢普通的小楼里每年调度着400多亿的营业收入。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办公就在这幢小楼中。每天穿梭在清泰街来往的车辆和人流中,或许除了娃哈哈的门卫,谁也不会意识到,中国大陆首富刚刚和自己擦肩而过。 20公里外,萧山开发区,一片别致的咖啡色厂房在广阔的田野和工厂中隐约显露着她的卓尔不群,厂房门口是簇新的“松源”二字。宗庆后唯一的女儿,28岁的宗馥莉,和她的父亲一样,只要不出差,宗馥莉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后走出办公室。宏胜集团,这个3年前成立、员工平均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新公司,却承接了已有23年历史的娃哈哈大多数的跨行业及进出口业务。 娃哈哈这个国内第一、全球第四的饮料帝国,正在经历国内传统制造业向国际化迈进的转身,企业的新生代管理者也承载着带动娃哈哈这架庞大传统机器转型的重任。尽管宗庆后已为公众所熟悉,作为企业迈向国际化使命的开拓者与执行者,宗馥莉却始终停留在迷雾中,留给大众的,不过是网上的若干照片、些许传闻而已。 宗馥莉是个怎样的企业家?娃哈哈未来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如何走?时报记者近日专访刚刚获得浙江省十佳新生代企业家称号的宗馥莉,告诉你一个鲜为人知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娃哈哈接班人。这也是宗馥莉首次接受媒体专访。 个性宗馥莉 传承父亲的勤奋,独自求学海外,自主研究管理与设计,新任多元化和国际化重任……独特的个人经历,成就了宗馥莉独特的个性,也让她对企业、对员工有着别样的要求。 独立:凡事都要靠自己 多年独自求学海外的经历,让宗馥莉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无论是上新项目,还是出差在外,宗馥莉总是自己钻研、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正是这个性格,宗馥莉在管理员工时也经常要求员工独立思考,凡事都要靠自己。她说她对企业的管理更加注重大方向的把握,给员工充分的平台与空间,让员工快速成长,并能独当一面。这是在宏胜集团中能够隐约感受出的文化氛围。 宗馥莉和父辈在管理方法上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工作态度上宗馥莉却实实在在带着不少宗庆后的影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考察项目用地的时候经常一天飞机来回,甚至连续一周跑七八个城市,一天看四五块地。 自信:源于坚持和积累 自2005年回国后,宗馥莉并没有以少东家的身份直接进入娃哈哈的决策层,而是像娃哈哈其他新人一样,就职于一个企业中层干部助理的平凡岗位。这种低调的角色定位,使其能更好地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状况能有更加具体直观的了解。在后面的几年中,宗馥莉在一系列投资决策上的自信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前期的积累。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宗馥莉以萧山二基地为基础,逐步在江苏、湖南、广东、福建等省份建立起了十多个饮料生产基地,并从07年开始,进入到奶粉、香精、机械、包装、进出口这些饮料行业的上下游产业。截止2009年,其所辖宏胜集团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80多亿,占到了娃哈哈集团总营业收入的近1/5。 “除非你做好了十足的功课与准备,否则别想就她决定的事与她PK,因为她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功课。”在员工的眼里,这个年轻的领导是固执的。但同时也是在不断的积累中培养了她特有的自信和执着。 专业:立足多元化发展 娃哈哈算得是业界“专注本行”的典型案例。如果说宗庆后对娃哈哈的运作以“渠道”见长,宗馥莉说她更注重品牌。 宗馥莉认为,娃哈哈品牌的未来定位应该是“健康、营养”。“多元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跨行业。”宗馥莉称,“饮料行业本身就已经呈多元化发展,有按原料分的,有按功能分的等等,而且,围绕这一主业,向上可延伸到原材料供应、包材供应、加工设备制造,向下可拓展至零售、对外贸易等一整条产业链”。 同时,宗馥莉也认为,多元化也不仅仅是一味的扩张,应该将品牌做得更加专业,成为行业的标准。“一个成功的品牌能够引领一种消费观念。”她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必将是大势所趋,我们也将致力于推广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 激情: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有着海外教育背景的宗馥莉对于企业管理有她自己的理解,她认为,企业管理要强调团队合作,要求“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创造自我价值”。 据宗馥莉身边的员工反映,年轻而志存高远的她也是个“工作狂”。“一般不管是新项目筹备还是新公司成立,每项工作她都要亲自审阅把关。”这位年轻的海归领导每年都要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一步一步地走着:从萧二基地管委会主任助理,到管委会主任,到娃哈哈童装公司总经理,再任宏胜集团总裁和娃哈哈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总之每年都在成长”,跟随她的员工这样说。 “年轻人在一起创业要有激情,我希望我的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通过锻炼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能个个独挡一面。” 宗馥莉希望在她这样的热情感染下,她的团队中无论是前辈还是后来年轻者,都要充满激情。 (责任编辑:admin) |